延續(xù)300年傳承!王藝生用一輩子,搖出一杯“蘭香鐵韻”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延續(xù)300年傳承!王藝生用一輩子,搖出一杯“蘭香鐵韻”

提及安溪,人們總是繞不開一個話題——茶。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的發(fā)源地,這座城市以茶業(yè)名揚四海,承載上千年的產(chǎn)茶歷史,被譽為“中國茶都”。

金秋十月,正是秋茶采摘豐收的時節(jié)。安溪漫山遍野的山頭,充斥著茶農(nóng)忙碌的身影。時值秋茶采摘的最后階段,王藝生也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滿目青翠的茶園里,他穿梭其中,只為那一杯地道的安溪鐵觀音。

有人說,經(jīng)王藝生做出來的茶,沒有加花,卻有花香,“清香甘醇、觀音韻”的特點在他手里演繹得淋漓盡致。一生事茶,終成一代名家,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這位鐵觀音泰斗,看他如何用一輩子搖出那杯“蘭香鐵韻”…

△鐵觀音第12代傳人、中國制茶大師王藝生(八馬茶業(yè)供圖)

一生事茶

書寫一部300年的傳承史

王藝生與鐵觀音的緣分,源于身上流淌的家族血液。從他出生那一刻,便與鐵觀音命脈相連,王氏家族制茶史已逾300年。早在清朝年間,先祖王士讓發(fā)現(xiàn)安溪好茶,呈乾隆皇帝,因其形沉如鐵、美如觀音,御賜“鐵觀音”,由此被列為皇家貢茶。王氏家族世世代代以茶為生,到王藝生已是第十二代傳人。

王藝生對茶的興趣,受其爺爺影響頗深。上個世紀60年代,王藝生尚值十一二歲,常與同兄弟姐妹一齊觀摩爺爺制茶。鐵觀音的制作工序繁多,采摘、晾青、搖青、攤置、炒青、初揉、初烘、復揉、烘干。其中搖青是重中之重,將鮮葉放置在搖青筒中,不停搖晃,使其碰撞、散落、摩擦、轉動,促使茶葉的色澤與香氣充分顯露,僅這一步工序,就要耗費大半日時光。王藝生回憶到,“那個年代沒有電燈,煤油燈的光線又太暗,為了實時掌控茶青變化,我就手提著煤油燈湊近了看”。時間與力度就是茶香的生命,挑燈熬夜看茶青變化,反復搖青半點不敢馬虎,這也是王藝生對于學茶時,最深刻的記憶。

△王藝生查看茶青變化(“說茶”攝)

在王藝生幼時的記憶里,每年秋季是家里最忙碌的季節(jié),鐵觀音的工序多,且不能斷,用一句話總結——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從采茶、曬青開始,到最后的干毛茶,連續(xù)二十幾天沒日沒夜地做,常常是茶不離人、人不離茶。對于家里祖祖輩輩而言,做茶季的時間珍貴到以“秒”為度量單位,“每年做茶季的這幾十天是我們家的‘命根子’,家里的生活就是靠這命根子換來的”。所以做茶雖苦,但在王藝生心中,這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樹高千丈終有根,水流萬里必有源。對于王氏家族的祖祖輩輩,300年的家族傳承與使命,讓制茶的信念早已融入他們心中。對于王藝生而言,做茶是占據(jù)童年最深的記憶,也是認定一生的事業(yè)。

60年如一日堅守

成就安溪鐵觀音傳奇

如今的王藝生,在業(yè)界大名鼎鼎,是鐵觀音制作技藝的權威泰斗級人物?;仡欉@60年的成長歷程,也并非波瀾不驚。從學茶到制茶再到評茶,如果用三個詞來總結他的60年,踏實、敬業(yè)與熱愛。

少時,在爺爺?shù)挠绊懴露δ咳?,王藝生對制茶工藝有了最基礎的認知,此時的他已初步掌握做青、炒、揉、磨、篩、分類等一系列制茶技藝。直到二十幾歲,王藝生進入國營的安溪茶廠工作,開始接觸原料的審評和拼配。王藝生回憶到,“當時的茶廠,老一輩接連退休,年輕人接續(xù)不上。為了改善茶廠青黃不接的局面,縣里組織了學習班,我一想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就立刻跑過去報名”。僅僅學習了十幾天,他就憑著天分和勤奮一舉奪魁,并且連續(xù)兩年都取得了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

正式進入茶廠后,王藝生便開始接手拼配的工作。“那時安溪26個鄉(xiāng)鎮(zhèn),26個茶葉收購站,上百個山頭的毛茶都會送到茶廠來,那我就一泡一泡喝,有時候從早喝到晚,一整天下來要喝一兩百泡茶,喝完后,再挑選出適合組合在一起的口味進行拼配加工?!?/p>

△王藝生進行茶樣審評(“說茶”攝)

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王藝生言語中透著自豪,“這個就非??简灩αα耍袝r候兩泡原料茶都很好,但是兩泡拼起來,它最后的結果不一定很理想,但是有的很普通的原料茶拼配在一起,就會出來一泡好茶。所以這個審評拼配和前面的粗制環(huán)節(jié)一樣,很重要,而且也非常難,更多的要靠經(jīng)驗和悟性?!?/p>

茶伴著他,從青絲變成銀發(f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王藝生,依舊堅守在制茶重要崗位,作為八馬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質量顧問,把控茶的質量,成為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每當公司春、秋茶有新產(chǎn)品推出,他依舊堅持第一時間品鑒。60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鐵觀音傳奇,一生事茶的王藝生,終成一代名家。

△王藝生查看茶青變化(“說茶”攝)

不忘初心

讓百年技藝薪火相傳

鐵觀音,是安溪最閃亮的名片。去年11月,包含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鐵觀音的發(fā)展,離不開一代代茶人的努力與匠心堅守,王藝生作為安溪鐵觀音的代表性人物,是目前為數(shù)不多的手工制茶專家。同時也一直不忘初心,致力于制茶技藝上的一次次突破創(chuàng)新。這些年,從手工傳統(tǒng)到機械發(fā)展,王藝生從不畏懼改變,在他看來,傳統(tǒng)工藝固然要堅守,但技術上不能守舊,“這個觀音韻蘭花香的香氣一定是要有的,以后幾千年也是要這樣做,因為你如果脫離了傳統(tǒng)的工藝,也就變味了,就變成其它茶的味道,就不是鐵觀音了,所以這個傳統(tǒng)工藝一定不能變。但社會在進步,我們也要跟上時代,技術上用智能機械化來替代純手工,能夠提高做茶的效率?!?/p>

△王藝生與八馬茶業(yè)品牌推薦官焦楊交流技藝傳承(“說茶”攝)

在這其中,如何順應市場變化,把傳統(tǒng)工藝和不同區(qū)域人群的口味做一個更好的結合,如何更好的推廣鐵觀音,讓更多人愛上喝茶,是王藝生與八馬一同在努力的方向。

對于未來的傳承接續(xù),王藝生認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在理論方面積累是比較深厚的,但還需要吃苦耐勞通過實踐積累經(jīng)驗,和老一輩的經(jīng)驗結合?!皩W習和做茶都是一輩子的事,老一輩與年輕人揚長避短,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只有這樣,‘蘭花香觀音韻’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才能讓我們的子孫后代都能喝到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做出來的好茶?!?/p>

來源:說茶ShowCha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