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戲講述人:福建省非遺茶百戲代表性傳承人章志峰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茶百戲講述人:福建省非遺茶百戲代表性傳承人章志峰

“茶百戲,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大學時,我曾讀到《荈茗錄》關于茶百戲的記載,由此對這門“清水作畫”技藝產(chǎn)生了莫大的興趣。

茶百戲,以茶為紙,以水為墨,寥寥幾筆便能表現(xiàn)國畫的意境之美。其源于唐朝,宋代時始受文人墨客推崇,元代后衰落,到近代幾乎淡出大眾視野。大學畢業(yè)后,我在工作間隙查閱大量古籍,還到日本留學研習茶道,2005年回國后,開始長達3年的“復原之路”。

一開始,我按古法以綠茶為原料,“畫”出的圖案只能保存幾分鐘。后來,我引入烏龍茶、紅茶等穩(wěn)定性較好的茶葉,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對比試驗,終于用清水在茶湯上作成了“畫”,一些簡單的圖案能保存一個多小時。

最關鍵處是點茶和分茶。點茶,將研膏茶碾成細細的粉末后,往茶粉里注入開水,用茶筅攪拌出茶沫。能作畫的茶沫,需用茶筅不斷攪拌,使水、茶粉、空氣充分融合,直至攪拌到湯花緊貼杯壁,久聚不散,才算成功。分茶,用茶匙舀上清水,注入,茶沫狀態(tài)隨之變幻,即所謂“清水畫丹青”。水量的多少,茶匙運行的速度、角度,都非常講究。圖案的深、淺、濃、淡、粗、細,都用一支茶匙來表現(xiàn)。不下一番真功夫,很難“畫”出好作品。

為了宣揚中國茶文化,我在家鄉(xiāng)武夷山創(chuàng)辦中華茶百戲研究院,開設講座、培訓班,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團,還將茶百戲帶上中烏建交25周年慶典。

來源:光明網(wǎng) 通訊員 笙,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