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漸近,雖是春寒料峭,但依然掩飾不住的從風中透出些許暖意了,枝頭悄悄抽出的新芽,葉間若隱若現的小花,都是這個初春無處不在的春意。我很喜歡“春”這個字,念出來就像是要跟春天接吻,微微撅起的嘴唇,就在剛剛讀完的同時,偷偷親了春色一口。
其實要領略春的濃郁,最好就是在春茶季的時候上一次茶山,山間那種撲面而來的古拙和天然質樸的震撼,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擬的。而且云南茶山上的古茶樹,總是帶有著一種貫穿了整個歷史長久而悠遠的味道。歐陽炯曾寫過“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把這幾個字放在福元昌古樹的【三月系列】上,那可真是蓄足了春味。
福元昌古樹的【三月系列】,從2012年至今已是十年之約,我一直認為這算得上是古茶山每年開春后頭起的第一縷春光。但要做到這么多年從始至終的正山純味,匠心嚴造一直不變,也著實不容易。當是如福元昌茶廠的茶師這般,把守著流傳了百余年的堅韌嚴謹,就像是山中茶樹不斷拼盡全力向深處扎根那樣,才能稱得上始終如一這四個字。
還記得我第一次上茶山,曾經的滿腔憧憬早被一路的顛簸崎嶇沖散,正當我倚坐在茶樹下收拾這周身的狼狽時,茶農給我遞過來一簇剛采下來的茶葉,說到:“累了就嚼一些茶葉,這一山的春天,都在這個葉子里咧”。此刻我覺得茶農仿佛化身成為了春天的詩人,遞過來的茶芽仿佛就是開啟春天的花箋。待我口中鮮爽而混著輕微苦澀的茶汁浸透唇齒后,我這才看清了眼前一片蒼翠,不禁讓人想起曾經大詩人王維寫的“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當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我承認王維寫給裴迪的這副美景,不僅深深的誘惑到了裴秀才,也穿越過了千年之期,覆在了我眼前這片群山之上,深深地誘惑到了我。
都說好的茶是能夠通過茶湯,喝出蘊藏在茶里歷史更迭的味道,這點我深有感觸。尤其是福元昌古樹【三月系列】的十二古茶山,則更是風味標桿。還記得最初在茶山上,我問過茶師,為什么這里的茶,喝起來就是跟其他地方的茶不一樣,茶師邊帶我看茶樹的生長,邊不緊不慢的給我講到:“云南的古茶樹,是獨自在這大山里生長了成百上千年的,在漫長的歲月里,茶樹都是靠著自己的根系,不斷的努力向下生長,才能夠吸收到足夠的養(yǎng)分和各種微量元素,因此我們云南的普洱茶,滋味就格外醇厚。”茶師頓了頓,又說到:“云南的茶樹,都長在山高霧重的地方,本就比平原地區(qū)出芽出的晚,再加上古樹根深,每年立春過了好久,才開始抽芽。但經過了一整個冬季的休養(yǎng),芽尖里的春味,別的山頭便都比不了。”
而在之后的茶山行中,我也逐漸感受到,云南制茶的茶師,也有著與茶樹相符的性子,堅韌嚴謹,恪守匠心,畢竟自清朝初期,古六大茶山已為貢茶產地,其中倚邦與易武更是茶馬古道之源,福元昌老茶莊從這里開啟的根源,便從一開始,就帶了些福兆。
所以說,原料是折疊起來的歷史,而工藝,則是將它在你口中展開詳述的點睛之筆。沉睡了一整年的茶山,終于要在這個三月,與你相遇,回想時隔一年,又能再次感受到十二古茶山的柔和雅致,飽滿圓潤,此時周身已不見疲憊,正應了那句話:“不遠暇路,幸見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