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彰顯勐海深厚的茶文化底蘊以及迷人的山水人文風情,勐??h茶業(yè)協(xié)會與勐??h作家協(xié)會聯(lián)手協(xié)作,在勐??h茶業(yè)協(xié)會微信公眾號開辟《勐海味》文學專欄,推送以勐海茶勐海味為主題的文學作品,為《勐海味》雜志的創(chuàng)建籌備篩選優(yōu)秀稿件,為廣大文學愛好者搭建展示平臺, 為打造“中國普洱茶第一縣”金字招牌助力,為勐海茶產(chǎn)業(yè)、茶文化發(fā)展服務(wù)。
《勐海味》雜志征稿(文學專版3)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0/content_1.jpg)
茶山行
文/生修
柔柔的春風
牽引桃花輕盈的腳步
吹醒茶山上的尖尖芽葉
攜春光
走進哈尼人家
走進茶王棲息地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3/content_2.jpg)
路邊不知名的小花
趁著明媚的春日
綻放迷人的微笑
遠眺山澗流動的青翠
聆聽林間鳥兒地鳴唱
幸福盈滿懷
穿行在古茶山
置身一株株盎然綠意間
仰望風雨八百年的茶王樹
心底不禁感嘆大自然的恩賜
更對茶山的守望者
油然而生敬佩感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9/content_3.jpg)
正遐想
悠揚的歌聲傳來
循聲而去
只見采茶姑娘
指尖靈動
片片嫩芽舞進了背籮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8/content_4.jpg)
夕陽西下
村落里升起裊裊炊煙
茶香
越過山巒
穿過山谷
飄進心里
入夜
圍爐烹茶
安享歲月的清歡
啜飲香茗
滌蕩靜心
展望美好的未來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68/content_5.jpg)
作者簡介
生修,女,哈尼族,教師,勐海縣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兼《茶鄉(xiāng)文學》公眾號主編。喜歡旅游,喜歡音樂,喜歡用鏡頭記錄生活,喜歡寫心情隨筆。她希望每個人的心中裝滿陽光、馨香、明媚與清歡,用一顆赤誠溫良的心,在美好歲月中且歌且行。
南糯山采茶聽歌
文/ 門 圖
在家的日子,每每有空閑 ,總愛端一杯帶把茶杯,靜靜地斜靠在露天院子里的藤椅上,看遠方天空中盤旋低飛的燕子,西邊天空里游蕩飄逸的云彩,欣賞近旁的紅花綠樹在習習微風中婆娑搖擺,蜂蝶在滿園菜花中翩躚飛舞,杯中的茶葉在沸水中翻滾、舒展。
這茶是今年陽春3月我與愛人小青在南糯山采的,乍寒還暖的冬晨飲一杯春茶,心里就像茶水一般溫暖,思緒像杯中的茶葉活躍起來……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2/content_8.jpg)
進入陽春3月,具有普洱茶第一縣美譽的勐??h各大茶山相繼迎來春茶旺季。在親戚加9年同窗明得同學幾次三番的邀請下,在一個風清氣爽的早晨我攜愛妻來到南糯山,走進當?shù)匾粋€名叫LoganqPuma即石頭老寨,走進明德同學家位于寨頭偏西北方向的一座茶山。
這是一片樟腦、多衣等鄉(xiāng)土樹種與茶樹混生的復合型茶園。明得告訴我,她們家一共有7塊茶地,總面積大約100畝?,F(xiàn)在我們腳下的這塊茶地是南糯山先民搓捌開墾的,所以叫搓捌茶鄉(xiāng),包產(chǎn)到戶時,明得家在這里分得了10余畝。這塊茶地樹齡超過百年,未曾修剪的茶樹已高達數(shù)米,部分茶樹則被臺刈過,明得說修剪過高的茶枝便于采摘,也有利于長逢,提高產(chǎn)量。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6/content_9.jpg)
明得吩咐我們夫婦專揀大樹茶摘,說大茶樹的芽頭長且粗,好摘。我們是6年小學3年附設(shè)初中一共9年同窗同學,也是相隔才幾代的標神阿谷(同姓)家族親戚,彼此間用不著太多的客氣。
在同學中,明德是最有天賦的歌手之一,喜歡唱歌,愛好舞蹈,熱愛民族文化。她常年生活在農(nóng)村,也曾擔任過南糯山村委會婦女主任,長年累月參與各種各樣節(jié)慶和紅白喜事活動,經(jīng)歷見證了很多文化習俗和禮儀。我這次來南糯山,不僅為了求得一份慕名已久的南糯山茶,更主要的是想聽她唱老歌和山歌,以便為年后計劃編著的《西雙版納哈尼族民歌精選》作準備。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5/content_10.jpg)
明得沒讓我失望,為我們唱了一首又一首:
毛主席,住北京
偉名傳四方……
北京來電報
傳來毛主席逝世的噩耗
神州哀鳴震山谷
人民悲淚如江水……
毛主席去世時,我們還在讀初二,這首不知誰人創(chuàng)作的悼歌在當時哈尼族中頗為流行。如今40多年過去了,我仍舊隱約記得歌詞大意,明得卻能一句不漏地演唱。
同學相見,聊得最多的是當年的趣聞軼事,最想唱的也是學生時代學唱的歌曲,寂靜的茶山上,不時響起《我愛北京天安門》、《軍港之夜》等男女合唱聲……
搓捌茶山分布著幾十戶人家的茶地,茶山無遮無掩,視野寬闊。時值春茶旺季,前來看樣茶訂貨的客戶多,來幫忙摘茶的也多。今天來采茶的,除了我們倆口子,明得當天還請了曼尾村的8個傣族老庚來幫工,與明得茶地相鄰的人家,也請了不少人來幫忙。我非常佩服明得的記憶,幾十年前學唱的老歌、紅歌能夠一字不漏地演唱,更羨慕她能觸景生情,即興創(chuàng)作,出口成章,40年前的老同學,眼前的茶山,以及幫忙采茶的傣族朋友均成了她的創(chuàng)作對象,成了她即興創(chuàng)作和演唱的對象:
我們本是一蓬竹里的兩樁筍
長大成竹各為其用
我倆本是9年同窗同學
如今各在一方謀生活……
改革開放政策好
人民生活有改善
微信群里常聊天
同學情意記心間……
我妻子是典型的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雜交的混血兒,會講一口流利的漢族母親的母語漢語,亦會說拉祜族父親的母語拉祜話,還會聽說幾句自己丈夫的母語哈尼話,但聽哈尼山歌卻如在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好奇的她不時催我翻譯講解。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7/content_11.jpg)
人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但在南糯山,能歌善唱的哈尼人往往是一邊盡情歡歌娛樂,一邊辛勤勞作,歌者,不因唱歌停止采茶,聽者,不因聽歌而分心。歌唱得越起勁,活兒干得越歡樂。此歌唱罷,那歌又起,一人領(lǐng)唱,眾人應(yīng)合,歌兒猶如茶葉多,歌滿山坡茶滿籮。
請聽:
勐海是個好地方
民族團結(jié)如一家
南糯山茶發(fā)得多
傣族老庚來幫忙
哈尼傣家勝兄弟
互助互利謀發(fā)展
同心協(xié)力奔小康
幸福生活甜如蜜
歌聲在茶林中飄蕩,時針在歌聲里奔走,不知不覺間,日頭已經(jīng)西斜。我們相約著在地頭一陰涼處,席地坐在厚厚的枯樹葉上,翻出背籮里的礦泉水、糯米飯、豬肉干巴、豆豉、腌菜,這是野外作業(yè)者最簡便和實用的午飯。
原打算吃好午飯收工回家,明得不允。在她再三挽留下,我們又采了一個多鐘頭,直到太陽偏西,明得才打電話叫她兒子開車來茶山接我們。在明得家,我把我們夫妻采的茶葉裝筐上稱,目的是檢驗自己的勞動效率,結(jié)果顯示鮮葉凈重15公斤。明得執(zhí)意讓我們把全部帶走,為此母子倆還忙碌了半天,幫我們炒茶、揉茶、涼茶,所有的工序都完成了,明得才放心地把滿滿一袋茶交給我。
“做好了,”明得說,“拿回去曬干就可以了?!?/p>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4/content_12.jpg)
此時天色漸晚,我們謝絕主人家盛情的挽留,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喜悅驅(qū)車返回勐?!?/p>
今天,在這個初冬時節(jié),我又一次喝著南糯山的春茶,想起在南糯山采茶聽歌的情景,心里暖呼呼的。這春茶足夠我們家喝一個冬天,我相信今年的冬天一定不會那么寒冷!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71/content_13.jpg)
作者簡介
門圖,西雙版納本土哈尼族作家,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堅持利用業(yè)余從事新聞和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在中央、省、州各級報刊發(fā)表新聞、詩歌、散文、小說、民間文學、民族文化等文章3000余篇,出版文化、文學專著8部?,F(xiàn)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西雙版州文聯(lián)委員、西雙版納州作協(xié)理事、勐海縣文聯(lián)副主席、勐??h作家協(xié)會主席、勐??h哈尼族學會副會長。
![](http://qijiukeji.cn/xsystem/ckeditor_assets/pictures/411580/content_14.jpg)
來源:勐海縣茶業(yè)協(xié)會訂閱號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