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動靜記者從省文旅廳了解到,此次申遺成功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共包含我國15個省的44個項目,其中就有來自貴州省都勻市的都勻毛尖茶制作技藝項目。
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鄭欣表示,都勻毛尖茶作技藝屬于我省制茶技藝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項目,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按舜紊赀z成功,對拓展當地人民群眾對茶文化、茶葉相關知識的認知,傳承傳統(tǒng)制茶技藝、提高該遺產項目的存續(xù)力、增強傳承活動力,堅守傳承傳統(tǒng)技藝的初心將起到更大的積極作用。”
此次申遺成功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通過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fā)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fā)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世代傳承。
貴州茶園面積居全國第一,茶葉出口也長期位居貴州農產品出口榜首,此次申遺成功將帶來哪些利好?都勻毛尖和貴州茶產業(yè)又將如何搶抓機遇?省茶文化研究會、省綠茶品牌發(fā)展促進會秘書長徐嘉民表示,我省傳統(tǒng)制茶技藝豐富多彩,都勻毛尖茶制作技藝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遵義紅茶、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制作技藝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次“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喚起了茶人的文化自信。通過技藝的不斷弘揚,讓我們的茶葉有價格更有價值。他也提醒到,“茶葉技藝固然重要,但也要避免對手工茶的盲目崇拜,茶產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必須是標準化、產業(yè)化、品牌化方向?!?
貴陽市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李亞軼在接受動靜記者采訪時表示,得知這個消息非常激動,這是中國茶界的大喜事。他認為,此前中國茶與世界茶接觸比較多的是紅碎茶,傳統(tǒng)的六大茶類與世界接觸度并不多。
此次申遺成功,將大幅度助力中國六大茶類走出國門,讓原葉茶為更多人知曉喜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中國以茶為媒介的文化輸出,讓世界領略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對茶人來講,更加堅定了走有品質有品位的茶產業(yè)發(fā)展之路。李亞軼表示,“未來已來,茶的春天來了。”
中國是世界茶樹的起源地,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上種茶、制茶、飲茶最早的國家,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早已融入各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成為璀璨中華文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貴州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世界唯一迄今164萬年的茶籽化石發(fā)現于貴州省晴隆縣,經過多年的高速發(fā)展,貴州已成為中國茶原料中心,有全國最大規(guī)模的茶園,全省88個縣有78個縣產茶,湄潭縣已連續(xù)3年位居中國茶葉百強縣第一名。省茶葉專班綜合組組長范仕勝認為,“貴州茶加工裝備水平和技能水平正在快速升級,茶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逐步健全,以加工技能型人才為主的能工巧匠不斷增加,茶產品性價比和核心競爭力持續(xù)增強,將逐步發(fā)展成為中國茶加工中心。”
省茶葉專班常務副班長雷睿勇在接受動靜記者采訪時說:“此次申遺成功是世界對中國茶產業(yè)茶文化的高度認同,貴州應該對茶文化茶產業(yè)充分自信,堅持不懈抓好茶產業(yè),為貴州經濟社會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做出更大貢獻。同時,貴州將進一步挖掘整理多彩貴州民族茶文化茶習俗,大力弘揚茶文化,提升貴州茶的知名度。接下來,貴州還將乘勢而上,統(tǒng)籌抓好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推動貴州綠茶出口加快發(fā)展?!?
實習生梁妤(實習)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動靜貴州,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