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這“三個半師傅”撐起巖茶一片天

著名茶葉專家陳椽說:“武夷巖茶創(chuàng)制技術獨一無二,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無與倫比,值得中國人民雄視世界”。武夷巖茶這種“看青做青”,半發(fā)酵的烏龍茶制作工藝,是我國古代茶葉制作技藝的集大成者。武夷巖茶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所有茶中的唯一。

? ? ? ? 武夷巖茶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技藝高超復雜,是制茶技藝里程碑的巔峰。也是武夷山先民集體智慧的結晶。用此種技藝制出半發(fā)酵的烏龍茶俗稱武夷巖茶,即高香、味醇、性溫,系茶中佳品。其技藝的基本原理在制茶中被廣泛應用。因此,武夷巖茶長期以來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 ? ? ? 武夷巖茶傳統(tǒng)手工制作工藝程序是:即萎凋(兩曬兩晾)、做青(搖青、做手、靜置)、炒青、揉捻、復炒、復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搶水焙)、揚簸、晾索、揀剔、復焙(足火)、團包、補火。關鍵工序在做青、焙火。其工序之繁復、技藝之高超,勞動強度之大,費時之長,制約因素之多,是其他制茶工藝少有的。其中曬青是誘導巖茶香味形成的基礎工序,做青與炒青是巖茶品質形成與固定的關鍵工序。烘焙是完成與發(fā)展巖茶韻味、色澤的重要工序。

? ? ? ?烏龍茶的做青環(huán)節(jié)前期類似綠茶,在此基礎上武夷茶人又創(chuàng)制了搖青工藝。半發(fā)酵制作技藝為烏龍茶所獨有,它是伴隨搖青環(huán)節(jié),利用植物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進行的自然發(fā)酵。通過半發(fā)酵,巖茶既能保持綠茶的清香和花香,口感甘醇,又可避免像紅茶那樣過于濃烈。唯有如此,武夷巖茶“天賜所產”的優(yōu)勢方能完全發(fā)揮。

? ? ? ?武夷巖茶加工制作的實踐性非常強,書本上沒有成例,需要反復操作、深入認識方能有所領悟,即便是茶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要成為制茶高手,也必須經過長期實踐。

? ? ? ?老一輩的茶人常說:武夷巖茶有三個半師傅,把這三個半師傅都搞懂了,就真正掌握武夷巖茶的精髓了。

? ? ? ? 所謂的“三個半師傅”,就是做青師傅,焙火師傅,拼配師傅,還有泡茶師傅算半個師傅。

第一師傅是做青師傅

? ? ? ? 在武夷巖茶初制過程中,控制青葉的萎凋程度,控制做青時間長短、控制茶青發(fā)酵程度的師傅,就是做青師傅,當然也包括炒、揉、焙。做青對于武夷巖茶來說至關重要。做青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有三,其中就涵蓋了走水與搖青。

  A、實現走水。走水走不干凈,不僅滋味苦澀,而且香氣不高。

  B、做青葉在跳動運轉過程中,葉片與葉片之間相互碰撞損傷形成”三紅七綠“,實現“綠葉紅鑲邊”。

  C、在搖青、靜置過程中,隨著水分蒸發(fā),影響葉片內各化學反應的發(fā)生,進而完成滋味物質、香氣物質的轉化、形成。

? ? ? ?做青的秘訣做茶師傅會告訴你,“看青做青,看天做青”。雖然只是短短八個字,但是氣候變化、采摘標準、采摘時間、運輸環(huán)節(jié)等都體現在這上面。品種不同、天氣不同,其做青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做青不足,茶葉中多酚類物質未完全轉化,成茶滋味苦澀,青味重;做青過度,易產生“酵”味,茶葉中內含物質會流失,成茶滋味淡薄香低,可見做青極其關鍵。巖茶品質、香氣、滋味怎樣控制等等,都取決于做青師傅水平的高低。因此,做青在武夷巖茶制作過程中,是決定茶葉品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 ? ? ?在春茶加工過程中,做青時間短則一個星期,長則近二十天。這段時間里,由于茶青的香氣、顏色時刻都在發(fā)生變化,做青師傅基本無法入眠,他要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保持清醒的頭腦、敏銳的感覺,做到心行手敏、心有靈犀……做青,的確非一般人能夠勝任。正因如此,武夷巖茶也被人們稱為功夫茶??傮w上說,武夷巖茶做青應遵循“重萎凋、輕搖,前輕后重,前重后輕”的原則,但是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輕該輕多少,重該重多少,都考驗做青師傅對青葉的“望聞問切”的本事,所以做青師傅多半由有經驗的茶人擔任。
? ? ? ? 當然,光是經驗老道還不夠,做青還需要有悟性。一個人從20歲做到80歲,按一年一次來算,也僅是做了60次的青。在整個巖茶加工技藝發(fā)展史上,60年是短暫的,可對一個人來說,60年是漫長的。即便如此,60年的做青師傅,其做青次數也只是60個頭春而已。因此,對于做青這門手藝,如果沒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充滿熱情的執(zhí)著感、高人一等的領悟力,是達不到要求的。

? ? ? ? 做青技藝的極致最終取決于做青師傅對茶的認識,是農產品,是商品,是藝術品等等,不同的認知就出現不同的講究。只有心中有竹,方能畫竹。同樣品種、同樣環(huán)境、同樣材料,不同的人做出的茶各不相同,其中的香氣、滋味都蘊含著做青師傅的個人個性、獨特內涵,“人人畫觀音,個個都不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總的來說,做青是一門技藝。技藝有兩方面含義,技即技術,是加工環(huán)節(jié)符合規(guī)律的講究;藝是藝術,它存乎于每個做青師傅思想和腦海里,反映做青師傅對茶的認知水平,甚至是對生活對世界的認識程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做青高于做青。

第二個是焙茶師傅

武夷巖茶炭焙工藝的作用:

???1、提供熱能,提高巖茶內含物的活性,加速內含物的氧化還原反應。

? ?2、提供碳元素,使兒茶素、咖啡堿等氧化過程中,不會爭奪茶中糖類物質中的微量元素,減少茶多糖等物質的消耗。

? ? 3、促進茶氨酸、茶多酚、茶黃素、咖啡堿形成新的絡合物,使茶湯更濃厚滋味更鮮爽,因此能降低兒茶素和咖啡堿的苦澀味。

? ? ?4、促使茶葉繼續(xù)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當茶葉中水份在3%-5%時,茶中的水分起到的是隔絕氧氣的作用,超過或不足都只能起到促進氧化的作用。這也是焙火合格的巖茶能長期常溫保存的因素之一。

? ? ? ? 武夷巖茶獨到的炭焙技藝,使得掌握這項技藝的師傅,要求有高超的技能。焙茶處于茶葉精制環(huán)節(jié),從茶葉揀剔、篩分、顛簸、打堆、打焙、開火、翻茶,到上下焙,都要有非常具體的時間、溫度、手法要求。焙茶關鍵工藝可以用十二個字概括:看茶焙茶、看火焙茶、茶變則變。

? ? ? ?古人云:“茶為君,火為臣”。說明了火功與茶葉品質的密切關系,好的茶葉原料要有好的烘焙技術,才能做出高品質的成品茶。而火功在武夷巖茶中尤為重要,燉火過程在掌握“低溫慢燉”的前提下,須因原料的等級、品種、做程度、產地等“看茶焙茶”。靈活掌握燉火溫度、時間、攤葉厚度來控制火功。

? ? ? ? 武夷巖茶的火功要求總體上以足火為主,是文火慢焙,還是高火重焙,每一焙茶的情況不同、火的情況不同,在操作過程中就應區(qū)別對待。比如,剛打的焙和快要熄火的焙,這兩個火力明顯不同,中間前后,前焙就是火力在外,蓋灰就要厚,后焙火力是弱。此外,還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焙籠上下的比例是不同的,這個設計是為了控制焙火溫度,比如溫度高了就反轉使用,溫度不高要正轉過來。
? ? ? ?一般來說,武夷巖茶一焙的投茶量為八到十斤茶葉,有經驗的焙茶師傅通過摸焙籠墊腳可知溫度高低,所有焙籠正負溫度不能超過五攝氏度。在焙茶時,應注意茶葉的變化,焙茶靠嗅覺,視覺,聽覺,翻茶的時間大約是45到60分鐘。一般來說,焙茶首先出現水味、青味,經過一兩輪翻焙后,出現清香、花香、果香,焙到一定程度出現火香味。焙好的茶,總體上呈火味,也就是無色無味,手摸上去有刺手的感覺,好茶色澤烏潤,有寶光。事實上,焙茶過程中,茶的色澤、苦澀感都在不斷變化,焙籠散發(fā)的青味重,茶湯的雜味就重,并帶有苦澀感。很多新手聞到花香味,就急著去下焙,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時火候不足,花香僅是表香,茶湯苦澀,應再焙一兩輪,方可下焙。沒有及時下焙,茶會轉入下一段變化,重新出現青味、水味、清香、花香、果香、無色無味,火工香。焙火后,茶葉要及時攤涼,在手摸有余溫之前,應仔細收起。? ??

第三個是看茶師傅??

? ? ? ?看茶師傅負責茶葉歸堆、審評、拼配,在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占據最關鍵的一環(huán),沒有豐富經驗、不了解茶葉產地、品種,不了解整個加工工藝,沒有豐富的經驗,是無法勝任這一工作的。?
? ? ? ?看茶,是茶企產生效益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歸堆,就是合并同類項,即為茶葉審評定級。把好茶歸到差茶里去,那是浪費;把差茶歸到好茶里去,會降低茶葉檔次。茶葉加工其實與做菜一樣,特級廚師之所以有“特級”美名,其實就是會配菜。通過拼配可使各種茶品取長補短,使每一堆茶都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等級,以至于各取所需。

? ? ? ?目前,武夷山大的茶廠里,拼配師傅都是經驗比較老道的。審評似看文章,看懂才能歸類;拼配如同寫作,要根據需要篩選材料,安排段落。所以,看茶師傅對武夷巖茶國家標準、品質,都有相當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拼配大紅袍,心中沒有“方圓”,就配不出這個茶來。所謂拼配大紅袍,是以上好的巖茶通過科學拼配,調香調水,使之具有巖骨花香品質,并符合國家標準等級的茶品。

? ? ? ?拼配絕不是把所有好茶倒成一堆,也不是把所有差茶都歸為一類,就好像寫字潦草不能叫草書。拼配的依據,不僅包括茶葉產地、品種、香氣、滋味、葉底、外觀、顏色、火工,甚至于茶葉銷售對象、市場、國家標準、茶業(yè)行情等也要考慮進去。我們知道,品牌的樹立,應建立在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上,而在茶業(yè)這個特殊行業(yè)里,看茶師傅就是保證茶葉品質的關鍵??梢赃@么說,一個茶企要創(chuàng)立品牌,沒有看茶師傅掌舵是不行的。

半個是泡茶師傅

? ? ? ?泡茶師傅,即茶藝師。他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茶葉加工制作,但在茶葉銷售、茶文化傳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稱為半個師傅。

? ? ? ?喝茶是人的一種文化修養(yǎng),一門藝術,一份美學。因此即使同樣的一款茶,茶量用水相同的情況下,每個人沖泡的滋味也會有所不同。

? ? ? ?武夷巖茶的泡茶原則是:看茶泡茶、看人泡茶、因茶而異、因人而異。在業(yè)內,不會泡茶類似不會烹飪。好的茶藝師能夠根據需要考慮到許多因素,比如,接待的是什么客人,該用什么品種、品質的茶葉,水溫該怎樣控制,用怎樣的沏茶器具,這些都必須了然于胸,生手是做不到的。
? ? ? ? 泡茶有幾個要素,工具、投茶量、壺的大小、湯杯大小,人數、茶的濃度、口感、水的溫度,茶藝師不僅要把握好這幾個要素,還要根據各種情況,及時更換茶葉。例如:人們對火功有一個逐漸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剛品飲武夷巖茶的消費者,讓其飲火功高的茶葉,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卻是弄巧成拙。真正的泡茶高手,會根據茶的香氣、滋味、耐泡程度,泡出不同口感的茶給不同的客人喝,同時,還能向客人介紹茶里可欣賞的各方面信息,針對客人的疑問,給出滿意、客觀的答復。

? ? ? ? 泡茶師傅是讓茶綻放舒適狀態(tài)的牽引者,在茶葉行業(yè)中具有茶葉專業(yè)知識。除了要掌握每款茶的茶性以外還要注重茶投茶量、茶器、用水、水溫、出湯時間;把茶葉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

? ? ? ?匠人匠心,數十年如一日;方能制出杯中好茶。茶尚儉,茶貴清,茶崇和,茶致靜;以茶養(yǎng)心,以茶靜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