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陜西茶人張淑珍獲得“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集中表彰了一批中共黨員和基層黨組織。在全國“兩優(yōu)一先”表彰中,商洛市茶葉研究所名譽所長、陜西省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淑珍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月28日,全國“兩優(yōu)一先”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扎根山鄉(xiāng) 改寫茶葉栽培史

商南地處全國西部茶區(qū)最北端,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雖受低溫降雨量偏低的限制,生產量小,單產較低,但茶葉內含有效成份高,并且不使用任何農藥,茶葉品質極佳,加之企業(yè)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在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嚴把質量關,形成了商南茶“香高、味濃、回甜、耐泡”的顯著特點,也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贊譽。而在1970年以前,商南不僅不產茶,而且根據當時的栽植理論也是不可能種出茶的。

根據傳統理論,茶葉生長在北緯30°以內、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的南方。商南縣地處北緯33°6’至33°44’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只有800毫米左右,商南人正是在張淑珍的帶領下,用事實突破了茶葉栽培學的傳統理論,將茶葉種植地向北推進了300多公里,不僅改寫了商南不產茶葉的歷史,也改寫了中國茶葉的栽培史。

1961年從西北農學院(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yè)的張淑珍,抱著立志山區(qū)的遠大志向來到秦嶺南麓的商南縣,“一山來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坪”的環(huán)境讓她思考,如何解決最要緊的生存溫飽和老百姓的生財之道。1970年,張淑珍與當地農民一道將50公斤茶籽點種在60多度陡峭的山坡上,建起了商南縣的第一座茶場,后來成為知青點,改名知青茶園。1975年,張淑珍負責的茶場首次向國家繳售商品茶250公斤。

事必躬親 打造陜南茶品牌

張淑珍與陜西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郭建軍合影

茶葉在商南扎根了,如何打造它的優(yōu)勢,使它轉化為給農民帶來利潤的商品,又成了張淑珍苦苦思索的問題,相對南方,商南縣屬半干旱性氣候,茶葉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利于積累養(yǎng)分,且無污染。這正是商南茶的優(yōu)勢和品質所在。只要在采摘、加工上下功夫,就能發(fā)揮優(yōu)勢,在市場上占一席之地。

為此,張淑珍從播種到制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事必躬親,一絲不茍。收獲季節(jié),她披著晨露鉆進茶林,親自采摘,以身施教,生產加工,她站在高溫爐前,動手操作。一番苦功終于研制出韻味久長、濃香回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1986年,“商南泉茗”通過專家鑒定,專家們給香氣打了滿分,叫高香型茶,并總結出“湯綠耐泡,滋味濃厚,回味甘甜,香氣清高”的特點。

大膽探索 成立茶葉經營體

采茶工分揀鮮葉

1985年商南縣供銷社要退回賣不動的1萬公斤茶葉,張淑珍咬咬牙以一半的價格收回,一番加工復制后,試著推銷。沒想到,僅用了兩周時間就全部銷完。這給了張淑珍極大地觸動和啟發(fā),商南的茶葉賣不動的癥結是產銷脫鉤,如果成立一個茶葉銷售公司,把農戶的茶葉組織起來直接面對市場,可以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增加農民收入。她隨即把這個想法交給茶農,征求他們的意見。幾天后,36份要求加入茶葉銷售公司的申請書接踵而來。

當年3月,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成立了,由茶農種茶,茶場初制廠加工,聯營公司精選、包裝、銷售。此外,聯營公司還負責茶農的技術服務,物資供應,茶場建立等業(yè)務。同時還建立了統一生產計劃,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定價收購,統一系列加工,統一包裝銷售,利潤按比例分成的經營管理體系。各茶場和種茶大戶自愿聯合,獨立核算,把技術服務、物資供應、基地建設、復制加工及茶葉營銷融為一體。初步形成了科、工、貿相結合,“市場+協會+公司+基地+茶農”緊密相連的茶葉產業(yè)化發(fā)展格局。

至2020年,商南縣建成25萬畝茶園,年產6500噸,產值10億元,商洛市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北端的新興茶區(qū)。

來源:陜茶網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