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毛尖炒茶簡述

  時至今日,大家地位平等,但對茶的喜愛總也沒變,閑暇之時喝上一杯,解渴之余還能提升自身修養(yǎng)。古丈毛尖,產(chǎn)自湖南武陵山區(qū)古丈縣的一種茶,這種以地方命名的茶在許多愛茶人士口中都贊不絕口,滋味醇爽回甘,被譽為“綠茶中的珍品”,那是怎么制作的呢?相關的介紹如下!
古丈毛尖炒茶簡述
  古丈毛尖制作工藝
 
  1、用粗砂巖或青磚將一沙蝸擦磨光滑,燙鍋上油(一般上茶油),洗刷干凈。所用殺鍋口徑78厘米、深度24.5厘術,安裝鍋口平面傾角15°殺青溫度掌握180°左右,以鮮葉下鍋有“僻拍”響聲為宜。每鍋投葉以2一3斤為適量。
 
  2、殺青葉經(jīng)揉捻攤涼,須盡快炒二青,古丈俗稱“轉鍋”。目的是進一步破壞殘余酶的活性,鞏固本色,繼續(xù)散失一部分水分,為做條打好基礎。
 
  炒二青的鍋溫控制在120°左右,如鍋溫低,易結鍋巴,白毫脫落,毛尖無毛,可能產(chǎn)生紅梗紅葉,如鍋溫太高,會造成芽尖焦枯斷裂,毛尖無尖,產(chǎn)生焦黃粉末,影響成茶凈度。另外,還有“殺青焦邊轉鍋焦尖”的現(xiàn)象,說明炒二青與殺青一樣,渦溫高低對毛尖品質有很大影響,必須嚴格掌握。
 
  3、在做條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釣魚勾”,應盡量不采取旋轉揉動的方法,如果在蔑盤中揉條,必須來回滾揉,如果在手中做條,必須前后搓揉(切忌在熱鍋中直接貼鍋壁揉條)。
 
  具體操作方法是:雙手握茶坯合抱于手掌之中,十指微張,以一手向前一手向后的往返動作,著力于手掌與手指之間,用力輕重相同,使茶條在掌中來回轉動,不斷從手掌上下及虎口邊擠出,墜落鍋中,伸直成條,當滿鍋茶坯搓揉一遍后,再按循環(huán)的動作重復搓揉。
 
  當茶條含水量至150C-20℃時,條索呈現(xiàn)緊直圓細,色澤潤綠,白毫初露的狀態(tài),即為適度,出鍋薄攤,待茶坯芽尖葉身的水份重新分布均勻以后,再行復干收鍋。
 
  4、茶坯通過做條后已形成美觀的外形,一經(jīng)復干,原已具有的緊直圓細的外形不復存在了。
 
  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掌握收鍋方法中的個別技巧。其主要點就是:當茶條達八成干時,切忌五爪(指)抓茶翻拌,只能運用掌力靈活翻拌,這樣復干后的茶葉,能鞏固做條過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外形,使茶條挺直不勻,達到緊直圓細的品質要求。
古丈毛尖炒茶簡述
  歷史悠久名茶——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為歷史悠久名茶,唐代人貢,清代又列為貢品。古丈毛尖,屬綠茶類,古今名茶,因地得名,產(chǎn)于湖南武陵山區(qū)古丈縣,境內崇山峻嶺,谷幽林深,溪河網(wǎng)布,山水輝映,景色宜人。群山郁郁蔥蔥之中,出大量的杉木林之外,還有千秋不腐的滇夏、紅榧樹,供觀賞的伯樂和栱桐,以及油桐、油茶、香榧和茶葉等經(jīng)濟林,更為森林之鄉(xiāng)的古丈增添了秀色和風光。
 
  新中國成立后,古丈的茶園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主要茶區(qū)在古陽鎮(zhèn)、東方、龍?zhí)炱?、牛角山一帶。境內武陵山脈橫亙,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洞溪潺湲,云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且含磷豐富。尤以三、四月采頭茶季節(jié),每天上午九時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時而晴空萬里,時而云遮霧漫。由于云霧多、日照少,溫射光多,茶葉內含營養(yǎng)物質豐富,持嫩性強,葉質柔嫩,茸毛多。因此,對于這類名優(yōu)茶來說,要想喝到一杯好的古丈毛尖必須學會泡好它。
古丈毛尖炒茶簡述
  古丈毛尖品飲技巧
 
  1、投茶量
 
  投茶量,沖泡古丈毛尖時,投茶量的大小與飲茶習慣、沖泡方法、茶葉的個性有著密切的關系。
 
  2、泡茶水溫
 
  水溫的掌握,對茶性的展現(xiàn)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溫有利于發(fā)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溫也容易沖出苦澀味,容易燙傷一部分高檔茶。確定水溫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異。
 
  3、沖泡時間
 
  沖泡時間長短的控制,目的是為了讓茶葉的香氣、滋味展現(xiàn)充分準確。
 
  4、洗茶
 
  對于古丈毛尖,"洗茶"這一過程必不可少。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古丈毛尖都是隔年甚至數(shù)年后飲用的,儲藏越久,越容易沉積脫落的茶粉和塵埃,通過"洗茶"達到"滌塵潤茶"的目的。對于品質比較好的古丈毛尖,"洗茶"時注意掌握節(jié)奏,杜絕多次"洗茶"或高溫長時間"洗茶",減少茶味流失。
古丈毛尖炒茶簡述
  總之,古丈毛尖的制作工藝與綠茶的制作工藝相符,而且古丈毛尖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圓直,鋒苗挺秀,香氣高悅,滋味甘醇,葉底嫩勻,回味悠長,尤耐沖泡。所以古丈毛尖屬于綠茶。

責編: liuzhiyan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