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的歷史, “魏說”與“王說”并存!

  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著名的硒茶之鄉(xiāng),恩施人以茶會友、客來敬茶,茶葉不僅是這里的支柱產業(yè)還是當地生態(tài)旅游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其中以恩施玉露為代表的綠茶歷史悠久、赫赫有名。今天就阿里了解一下恩施玉露的歷史吧!
恩施玉露的歷史, “魏說”與“王說”并存!
  傳說:“魏說”與“王說”并存
 
  據考,恩施制茶始于唐末。當時翰林學士韓屋有詩云:“古崖覓芝叟,鄉(xiāng)俗樂茶歌。”明代,恩施茶業(y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飲茶、植茶、制茶傳遍全縣各地,迅猛發(fā)展成為農村的一大產業(yè)。明崇禎十三年前后,恩施茶農從茶樹枝條壓在土壤中能生根發(fā)芽得到啟發(fā),創(chuàng)造出茶樹整株壓條繁殖法。這項創(chuàng)造,促使恩施成了中國茶樹無性繁殖的發(fā)源地。
 
  明末清初,恩施茶農又創(chuàng)制了綠茶(青茶)。黃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葉綠等一大批茶樹優(yōu)良品種的相繼發(fā)現,把恩施茶業(yè)推向了鼎盛發(fā)展階段。但真正奠定恩施“中國名茶之鄉(xiāng)”地位的,則是恩施玉露的出現。清朝時期,恩施茶農發(fā)現了名茶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歷史, “魏說”與“王說”并存!
  關于恩施玉露的誕生歷來有兩種傳說
 
  一是“魏說”。相傳,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堯陽松林頭(今西坪鎮(zhèn)松巖村)老茶農魏蔭,勤于種茶又信奉玉露。一夜,魏蔭在熟睡中夢見自己荷鋤出門,行至一溪澗邊,在石縫中發(fā)現一株茶樹,正想探身采摘卻被狗吠聲擾醒。第二天,魏蔭循夢中途徑尋覓,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間,發(fā)現一株如夢中所見的茶樹,遂將茶樹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所謂的“玉露托夢得之”,所以將這茶起名“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歷史, “魏說”與“王說”并存!
  二是“王說”。“王說”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讓,其人生性好集奇花異草。他與魏蔭同是堯陽人,一個為堯陽松林頭人,一個則是堯陽南巖人,兩地相距不遠。相關傳說講的是:乾隆元年春,士讓告假南軒,于層石荒園發(fā)現一株異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轉獻內廷。乾隆喜飲,觀其外狀遂賜名“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歷史, “魏說”與“王說”并存!
  這兩個傳說在民間傳播了近300年,但卻并未為了起源說而起爭奪打內戰(zhàn),八馬茶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禮,他是“王說”的第13代傳人,采訪他時說道其實恩施玉露起源并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這兩個傳說能夠共同促進恩施玉露的發(fā)展,擴大恩施玉露的知名度,讓恩施茶商成為佼佼者,也讓茶產業(yè)更加輝煌。
責編: chunwu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