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茶樹栽培各項技術的具體發(fā)展

  茶樹的種植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相關的記載,我國也是世界上種植茶葉的大國。作為茶葉的種植者是應該了解我國茶樹種植的發(fā)展史的。

  嚴格說,我國茶樹栽培技術,也確實是從陸羽《茶經(jīng)》,始有記 載的。但《茶經(jīng)》及其后《四時纂要》關于種茶的記載,出現(xiàn)雖遲, 但面對的是一個技術成熟的現(xiàn)實,所以是一個高起點。


  因為這樣,在我國唐和五代以后的茶書、農(nóng)書和有關文獻中,對 于茶樹栽培技術的記載,一般都是抄引《茶經(jīng)》和《四時纂要》的內(nèi) 容,除個別技術的補充發(fā)展外,很少有全面超出和高于上述二書者。 基于這一實際,在唐以后的文獻中,既然在總體上很難一代代闡說清 茶樹栽培技術水平的差異,下面,我們不妨就唐以后茶樹栽培的各項 具體技術,分別談談它們的發(fā)展。


 ?。薄2铇渖飳W特性。從我國古籍記載的情況來看,我國古代對 茶樹生物學特性的認識,主要也就是講茶樹對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而這方面的記載,最早也是從唐朝開始的。如《茶經(jīng)》說:“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陰山坡谷者 ,不堪采掇。”這些,明確指出了茶的品質(zhì)與外界環(huán)境條件有較大關 系。《四時纂要》載:種茶開坑以后,要“熟”保,兩年以后“耘 治”,要用小便、稀糞和蠶沙澆壅;茶宜種在一定坡度的山坡,平地 “須于兩畔開溝壟泄水”,等等。綜合上面記載,我們不難看出,關 于茶樹對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至少在唐朝時就認識到這樣幾點:① 茶樹是一種喜溫濕的作物,寒冷干旱的北方不宜種植;②茶樹不喜陽 光直射,具有耐陰的特性;③茶宜種于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地方,粘重 的黃土不利茶樹生長;④茶樹根系對土壤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要求,耘 治能促進茶樹生長;⑤茶地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能過高,更不 能積水。


  宋朝關于茶樹對外界環(huán)境條件要求的記載,既多又具體,如蘇東 坡詩句:“細雨足時茶戶喜。”《東溪試茶錄》載:“茶宜高山之陰 ,而喜日陽之早。”宋徽宗《大觀茶論》說:“植茶之地,崖必陽, 圃必陰”,“今圃家皆植木以資茶之陰。”趙汝礪《北苑別錄》講: 每年六月要鋤草一次,“虛其本,培其土”,“以導生長之氣,而滲 雨露之澤。”但這些記載,除“細雨足時茶戶喜”,說明茶樹特別在 芽葉生長旺季,要求空氣中濕度要大以外,其他都只是對唐朝提到的 認識作些補充而已。宋以后的記載,多數(shù)是抄襲唐朝或宋時的資料, 當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所發(fā)展。


 ?。玻铇溥x種。茶樹是由野生經(jīng)我們先民馴化、栽培以后才成為 栽培種的。在茶樹栽培和形成一定的茶樹栽培品種以后,人們對栽種 的茶樹個體,漸漸就出現(xiàn)和產(chǎn)生按照社會需要來選優(yōu)汰劣的活動和技 術。從我國現(xiàn)存的文獻記載來說,西晉《神異記》所載的余姚人虞洪 ,至瀑布山經(jīng)常采集大葉種茶的故事,可能是我國有關茶樹良種的最 早記載。在陸羽《茶經(jīng)》中,不但第一次提到了茶有灌木和喬木等不 同品種,而且指出生長在“陰山坡谷”的茶樹,由于其生境有逆茶樹 的植物學特性,品種不好,“不堪采掇”。但是,對茶樹品種及其性 狀的系統(tǒng)介紹,還是到宋代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中,才明確提出 。如其載:“茶之名有七,一曰白葉茶,民間大重,出于近歲,園培 時有之,地不以山川遠近,發(fā)不以社之先后,芽葉如紙,民間以為茶 瑞。……次有柑葉茶,樹高丈余,徑頭七八寸,茶厚而圓,狀類柑橘 之葉。其芽發(fā)即肥乳,長二寸許,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類柑 葉,發(fā)常先春,民間采制為試焙者。四曰細葉茶,葉比柑葉細薄,樹 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蓋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 茶,葉細而厚密,芽晚而青黃。六曰晚茶,蓋雞茶之類,發(fā)比諸茶晚 ,生于社后。七曰叢茶,亦曰蘗茶,叢生高不數(shù)尺,一歲之間,發(fā)者 數(shù)四,貧民取以為利。”這是我國和世界上第一份也是整個古代有關 茶樹品種最為詳細的調(diào)查報告。在900多年之前,我國對一地的茶 樹品種能介紹得如此全面,對某種品種的形態(tài)特征、生育特性、產(chǎn)地 分布、栽培要點和制茶品質(zhì)能描寫得如此具體,不說古代,就是在今 天,也應算是一篇難得的有價值的報告。不過,東溪沿岸栽種、生長 的這些茶樹品種,不是人們有意識選擇的結果,一般只是對野生變異 的一種發(fā)現(xiàn)和利用。以白茶為例,如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稱 :“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 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 造止于二三胯而已。”有意識的選種,如茶樹無性系的育種,則是明 清以后因茶的商品生產(chǎn)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這方面情況,在 下面茶樹繁殖中介紹。3.茶樹繁殖。要講茶樹的繁殖,當從茶樹的 栽培講起。我國古代最早種茶的情況已不清楚,從陸羽《茶經(jīng)》“凡 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的記載來看,唐朝是采取叢直播, 當時種瓜就是穴播;另外,說明唐朝一般不用移植,但也不認為茶樹 是不能移栽的??墒堑剿纬院螅赡苁怯捎诓璞挥米骰橐龆Y儀的關 系,慢慢以訛傳訛,便把茶說成是不可移栽的了。 

責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