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黃大茶采制工藝

  霍山黃大茶,屬黃茶,亦稱為皖西黃大茶,自明朝便已有記載。產(chǎn)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其成品主要經(jīng)過炒茶、初烘、堆積、烘焙等工序,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nóng)產(chǎn)品。
霍山黃大茶采制工藝
  霍山黃大茶采摘特點
 
  黃大茶要求大枝大桿,鮮葉采摘稱為一芽四葉或一芽五葉,長度10—13厘米。立夏前7—10天開采至秋分止,采摘期約三個月間。依照季節(jié)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內(nèi)山區(qū)采摘期間二個月時間,不采秋茶,采摘鮮葉要做到“三采三留”采符合標準的對夾葉,留仍在長勢的芽葉;采頂苗,留側(cè)苗;采肚苗,留蓬。采摘的鮮葉要攤放在室內(nèi)潔凈的地方,雨水葉要薄攤。若攤放葉層較厚應(yīng)勤加翻拌,當天采的鮮葉當天炒制,制茶不隔夜。
霍山黃大茶采制工藝
  霍山黃大茶制作工藝流程
 
  霍山黃大茶加工技術(shù)加工工序為炒茶、初烘、堆積、烘焙。
 
  1、萎凋
 
  可用日光萎凋、室內(nèi)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不論采用哪種萎凋方法,鮮葉應(yīng)均勻攤放在萎凋竹簾上,厚度為15—20厘米,嫩葉要適當薄攤,老葉可適當厚攤。為使萎凋均勻,萎凋過程中要翻葉1--2次,動作要輕,避免機械損傷而引起紅變。室內(nèi)萎凋,在室溫28℃的情況下,萎凋時間4—8小時。大葉青萎凋程度較輕,萎凋葉含水率春茶要求控制在65—68%,夏秋茶控制在68—70%。可見萎凋程度與青茶相當,其理化變化程度也大致相似。如果鮮葉進廠時,已呈萎凋狀態(tài),則不必進行正式萎凋,稍經(jīng)攤放,即可殺育。
霍山黃大茶采制工藝
  2、殺青
 
  是制好大葉青的重要工序,對提高大葉青的品質(zhì)起著決定性作用。殺青方法可用手工或機械。現(xiàn)以84型雙鍋殺青機為例,當鍋溫上升到220--240℃。即投入萎凋葉8公斤左右,先透殺1--2分鐘,再悶殺1分鐘左右,透悶結(jié)合,殺青時間8—12分鐘,當葉色轉(zhuǎn)暗綠,有粘性,手捏能成,嫩莖折而不斷,青草氣消失,略有熟香時即起錨。
 
  3、揉捻
 
  一般用中、小型揉捻機。要求條索緊實,又保持鋒苗、顯毫。揉捻程度不宜太重。以65型揉捻機為例,投葉量約40公斤,全程揉捻時間45分鐘,第一次揉30分鐘,先不加壓揉15分鐘,再輕壓10分,松脆5分鐘,下機解塊;第二次揉15分鐘,先中壓10分鐘,后松壓5分鐘,解塊篩分出一號茶、二號茶、三號茶,進行悶堆。
霍山黃大茶采制工藝
  4、悶堆
 
  是形成大葉青品質(zhì)特點的主要工序。將揉捻葉盛于竹筐中,厚度30--40厘米左右,放在避風(fēng)而較潮濕的地方,必要時上面蓋上濕布,以保持葉子濕潤,葉溫控制在35℃左右。在室溫25℃以下時,悶堆時間約4—5小時,室溫28℃以上時,3小時左右即可。悶堆適度時,葉色黃綠而顯光澤,青氣消失,發(fā)出濃郁的香氣。
 
  5、干燥
 
  分毛火和足火。毛火溫度在110—120℃,時間12--15分鐘,烘至七八成干,攤涼1小時左右。足火溫度90℃左右,烘到足干,即下烘稍攤涼,及時裝袋。毛茶含水率要求不超過6%。對于粗老的茶葉,毛火可用太陽曬到七成干,再行足火。制成的毛茶如果大小、粗細、老嫩不勻,可適當揀剔和篩分,但加工時,力求原身長條和芽葉完整。篩分后按標準樣級別拼配。
霍山黃大茶采制工藝
  品質(zhì)特征:葉大、梗長、黃色黃湯香高耐泡,飲之有消垢膩、去積滯之作用。又具有濃裂的老火香(俗稱鍋耙香)。著名的品種有安徽的霍山黃大茶、廣東的大葉青等。霍山黃大茶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保健功能:黃茶是輕度發(fā)酵茶,各種品質(zhì)特征偏向于綠茶,的香氣和醇厚口感,適宜絕大多數(shù)人品飲享用。同時又改善了綠茶的苦澀味道,增加了發(fā)酵茶。黃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維生素、多糖、礦物質(zhì)及纖維素等有益成分,在調(diào)理消化系統(tǒng),保護心腦血管,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積極功效。同時,黃茶還有提神醒腦、敵煙醒酒、排毒解毒和消炎殺菌等功效。
責(zé)編: 木坤小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