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茶道專家切磋“無相禪茶”

  昨日,“無相禪師圓寂1250周年紀(jì)念活動”在成都大慈寺啟動。來自韓國的無相禪師曾在成都開壇講經(jīng)20年,還在大慈寺內(nèi)發(fā)明了“無相禪茶”,流傳至今。為了弘揚禪茶文化,大慈寺僧人和來自韓國寶泉寺的僧人,昨日同臺表演茶藝,交流切磋。

  大慈禪堂禪茶飄香

  11時許,伴隨著佛樂聲,大慈寺兩位僧人步入禪堂演示“大慈禪茶”。兩位法師面向眾人落座,在茶幾上輕放茶具。提壺,輕斟水,慢轉(zhuǎn)杯之后,放上好的茶葉于杯中……裊裊茶香在人群中散開。

  來自韓國寶泉寺僧人的禪茶表演,和“大慈禪茶”共同起源于“無相禪茶”。參與表演的僧人席地而坐,沏好茶后,緩緩舉杯啜飲,瞬間便將觀者拉入了“正、清、和、雅”的禪茶世界之中。

  韓國專家:中韓“禪茶”有別

  韓國松廣寺前主持玄鋒告訴記者,中國的“大慈禪茶”和韓國的“無相禪茶茶藝”,起源相同大體相通,但在發(fā)展過程中各自加入了本國特點。“中國僧人做法事都習(xí)慣站著,所以無相禪茶剛流傳到韓國時,法師都是站著做茶藝的。但韓國僧人行法事時都是直接坐在地上,于是韓國的禪茶就成了"席地而坐"的形式。”

  不過隨著兩國文化的交流,“大慈禪茶”也由站立變成坐在圓座上。

  中國專家:禪茶走入民間

  四川省茶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張晶說,中韓無相禪師紀(jì)念交流活動已經(jīng)舉辦過3次,以前禪茶茶藝交流中方都只有僧人參與。“韓國那邊每次都會有普通市民參與表演,讓我感慨這個文化在韓國發(fā)展得更好。”

  近年來,禪茶在成都民間也有了發(fā)展。大慈寺開設(shè)了“禪茶研究會”,一般市民也可以學(xué)習(xí)禪茶茶藝了。

  “無相禪茶”的起源

  “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采制、飲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飲、結(jié)緣贈送等。而“無相禪茶”是唐代高僧無相禪師駐成都大慈寺期間開創(chuàng)的,其特點是在茶藝的每一道程序中都融匯一種禪機。

  無相禪師本是新羅國(今韓國)三太子,剃度出家后,于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徒步入蜀,在資州(今資中縣)修行禪法達14年之久。后唐玄宗任命他主持重建成都大慈寺,無相禪師于是在成都傳法20年,公元762年在大慈寺坐化。

  無相禪師圓寂后,“無相禪茶”進一步發(fā)展:從唐代傳承到現(xiàn)代的“大慈禪茶”;由信徒傳播到韓國的“無相禪茶茶藝”……

  記者郝晉攝影方煒 

責(zé)編: mother5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