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茶淡飲濃茶不喝

  不少酒樓都會在食客飯后倒上一杯熱茶。有營養(yǎng)專家昨日表示,任何時候都不主張喝過濃的茶水,飯后更不宜喝,長期飽餐后喝濃茶不僅影響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還易致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

  以往不少市民認為飽餐后喝濃茶,可起到提神除乏,解酒消滯,除去滿嘴的酒氣和油光,消除飽脹感的作用。

  對此,市中醫(yī)院營養(yǎng)專家張年主治醫(yī)師昨天說,喝茶切忌過濃,飲用也有講究,既不宜空腹喝,更不能在飯后品飲。因為人體所必須的鐵質(zhì)、蛋白質(zhì)、維生素B1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主要通過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而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飽餐后食物尚在胃中未來得及消化,此時喝濃茶,茶水和食物相混,鞣酸與其中的蛋白質(zhì)、鐵元素、維生素B1等結(jié)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妨礙了機體對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

  張年說,如果人體長期缺鐵,可引發(fā)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攝取不足,則可引起口角炎、腳氣病、消化不良等疾病;而蛋白質(zhì)與鞣酸凝固沉淀后可使腸蠕動減慢,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增加了有毒物質(zhì)和致癌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的機會;飯后大量飲茶,茶水沖淡消化液,也會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這些都是讓喜歡飯后飲茶的人們始料不及的。

  要想在一日三餐中科學地飲茶,首先要記住溫茶淡飲,濃茶不喝,攤涼了的茶也不要喝,以免操作脾胃;其次,最好在飯后1個小時左右再飲茶,至少要做到在飽餐后20分鐘內(nèi)不喝茶。
  12.療瘡治瘺

  《枕中方》(佚,引自《茶經(jīng)》)稱茶能“療積年瘺”;明代繆希雍撰的《本草經(jīng)疏》稱茶能治“瘺瘡”,李中立撰的《本草原始》稱茶能“搽小兒諸瘡”等。

  13.療痢止泄

  宋代陳承撰的《本草別說》稱茶能“治痢”;明代吳瑞撰的《日用本草》稱茶能“治熱毒赤白痢”;清代黃宮繡撰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治“血痢”,張璐撰的《本草逢源》稱茶能“止痢”等。

  14.滌齒堅齒

  宋代蘇軾的《東坡雜記》稱茶能使牙齒“堅密”;元代李治的《敬齋古今注》稱茶能使牙齒“固利”;明代錢椿年的《茶譜》稱茶能“堅齒”;清代張英的《飯有十二合說》稱茶能“滌齒頰”等。


 

責編: 彼岸花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