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泡茶真的那么好嗎?

  泡茶有講究 ,有的茶適合用紫砂壺來泡,有的適合用玻璃杯來泡,須多了解茶葉情況。文絮:玻璃杯泡茶真的那么好嗎?

  我不懂茶,甚至很難分清新茶與舊茶(餿茶除外)。但我挺喜歡茶的,在成都經(jīng)常與朋友坐茶館。一來是喜歡由茶風范而引出的茶館的氛圍,安靜而閑適,比起酒館來,舒服很多;二來一直覺著茶是理想的伴侶,總是默默地陪著你,看你激昂,聽你傾訴,她卻總能找到最合適的位置,以最合適的方式陪你度過。有茶我不亂。這里也很好,象網(wǎng)上茶館。言歸正傳,看到前面有茶友發(fā)言,說用玻璃杯喝綠茶是最好的,我卻覺著不管是什么茶,還是用來源于培育撫養(yǎng)她的土壤而制成的陶制器具(陶杯.陶壺等)來承載她是好的選擇。當然,玻璃杯裝茶有它的優(yōu)點:可以觀察到茶入水后的美妙姿態(tài)和千變?nèi)f化的造型變化??蛇@種方式的弊端也是我多年喝茶所無法忍受的:一是我一貫認為茶是柔性的,其柔不亞于水。而玻璃是什么?SI2O4,是以砂石為原料,經(jīng)化學變化生成的一種非自然的物質(zhì),是硬性的東西,排它的,不可浸入的一種物質(zhì)。知道茶于玻璃杯中給我的感覺是什么嗎?籠中的小鳥,宮中的美人。而茶于陶杯中雖不能直接觀賞到她的優(yōu)美,但您大可可以想象得到,女兒擁入母親懷抱的那種回歸的感受,她們相互浸潤著,十分貼切,沒有理由不散發(fā)出各自特質(zhì)。二就是玻璃杯泡茶對于人來說也中極其缺乏親和力的,不知是不是很多茶友經(jīng)受的太多,手的耐熱性能已經(jīng)很好子,反正我每每遇到玻璃杯泡茶,手是不感輕易多碰它的(盡管有時很想喝,或者想端起來擺弄琢磨一番),每到參水的時候,這種感覺就又重新輪回一次。我一七尺男兒尚且如些,想象不出那些纖纖玉手們真能泰然而處之?如果喝茶喝到這個份兒上,是不是失去了喝茶的要旨了呢?既然玻璃對于茶和喝茶的人都是如此難為,真的覺得應該將它掃地出茶門了。


  芙蓉:喜歡就好

  看了這篇東西,雖不太贊同,卻又無法說出什么來。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關于中國建筑的文章說,中國古代的人認為石頭是冷冷的、沒有生命的(這好象不怎么對,《石頭記》里的石豈止是有靈性?),是不適合建造房子的,只可用來建造墓穴,因而我們的古建筑不似西方國家用石頭壘起來,而多是土木結(jié)構(gòu)的,有生命的土木建成的房子,才適合人居住。這個觀點好像和文絮的同源。
  我沒這么高深,我喝茶只是喜歡而已,只要能泡出好茶,我是不拘泥器皿的。就說泡綠茶吧,主要是方便為原則,在辦公室用的是木魚石的保健杯,在家大多用陶瓷的杯,也用玻璃杯。有閑有心情的時候,我也很喜歡用玻璃杯泡綠茶,看到茶葉在杯中舒展、婀娜地舞著,是一種享受。


  子衿:玻璃與陶

  說說我的看法吧。其實芙蓉說得好,雖然理論上各種茶具對茶的影響很大。但是喝茶純粹是個人感覺,自己覺得舒服就好。

  我的習慣是用玻璃杯沖泡銀針類以及香氣較濃的茶。這類茶較嫩,水溫需控制在85度左右,并不覺燙手。其次,自然是為了看湯色及葉形。有些茶葉展開后嬌嫩如花,十分美麗。再者就是陶器容易吸收香氣,又因其保溫,嫩葉在其中容易起悶熟氣。綠茶是完全經(jīng)不起保溫的。又如碧螺春一類細芽茶,太過細碎,用壺泡則清洗稍覺不便。

  至于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類非芽茶,葉底較老,香氣淡,葉片較大,清洗方便,我是喜歡用紫砂壺的。但是切不可加蓋,幾分鐘后需將茶湯倒出,否則熟湯氣不可忍受。

  也有例外。有些茶對陶壺有天生的親和力,比如虞山綠茶和宜興本地的綠茶,都是細嫩芽茶,可是特別適合用紫砂壺.不知是何原因。

  理論上所有清香形的茶,不宜用紫砂壺,主要是因為吸收香氣的緣故。比如文山包種,原本就是以香氣清揚為特色,在壺中轉(zhuǎn)了一圈,會淡了許多。沖泡過文山包種的紫砂壺,許多天后香氣仍盛,需處理過方能泡其它茶。這種茶比較適合用蓋碗。又如發(fā)酵輕的鐵觀音,用蓋碗則有特別明顯的韻味。但是滾水沖入蓋碗再倒茶湯,十分燙手,一直沒適應,所以也只好用紫砂壺了。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搭配茶具與茶的。一是深知茶具對茶的影響極大,其次也是為了賞心悅目。不過也是因地制宜。在辦公室里,習慣早上綠茶,下午烏龍。比較簡單。在家里則略講究一些。有間茶室,喜歡整個周末在那里摩挲。喝茶本是十分享受的,自己覺得快樂就好。 

責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