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詞典:條索 葉底 火功 回甘 巖韻

武夷茶詞典:條索 葉底 火功 回甘 巖韻
  條索
 
  “條索”好比巖茶的身材。就像美女要有好的身材一樣,好的武夷巖茶也要有好的“條索”。確切地說,“條索”是指干茶在沒有用水沖泡前的形狀,比如如條形、圓形、扁形、顆粒形等等。我們通常看到的武夷巖茶條索是條形的。
 
  美人大多有魔鬼身材,而好的巖茶則要條索勻稱、緊結(jié),掂在手上有分量。從色彩上看,這些條索色澤烏褐油潤,平整光滑。色澤油潤,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不帶梗樸,不斷碎。如果茶的外形松散、瑣碎,并有黃葉散葉夾雜,說明這茶葉是用老葉做的,而且做工很差,品質(zhì)低劣。
 
  葉底
 
  葉底其實就是茶渣,是干茶經(jīng)開水沖泡后所展開的葉片,是一泡茶所有的秘密和底細。茶在未泡之前,是全副武裝的美女,而泡后,則卸掉了所有的妝容,顯出葉底,不施粉黛,纖毫畢現(xiàn)。
 
  那么,葉底到底可以透露巖茶的哪些秘密呢?
 
  首先,葉底可以讓有經(jīng)驗的飲者看出這是什么茶樹品種。每一種茶樹都有自己的遺傳密碼,在開水沖泡之前,這些密碼通通被隱藏在烏黑干枯的葉片之中。但是現(xiàn)在,葉片張開,我們可以看到葉片的大小,形狀、可以看出葉脈的走向,看出葉片邊緣的鋸齒。這些細節(jié),就反映了茶樹的品種。
 
  其次,我們還可以看出茶葉焙火的程度。如果葉底黃亮,舒展,焦條少,且無“蛤蟆泡”,則火工低;若葉底紅褐,團縮,焦條多,有蛤蟆泡,則意味著火工較高。
 
  葉底可以告訴我們這泡茶的發(fā)酵程度。當我們展開一片巖茶葉底的時候,經(jīng)常會看到中央是綠色或者黃色,而葉片的邊緣是紅色的。那紅色的部分就是發(fā)酵的部分,是烏龍茶最為特殊核心的工藝所在。這些紅和綠的比例,顯示了此茶的發(fā)酵程度。當然,如果遇到完全足火的茶葉,所有的葉片碳化,那我們的判斷就失靈了。
 
  葉底還可以告訴巖茶的葉片采摘時的老嫩程度。葉底大而發(fā)硬,則葉片偏老,葉底小而柔軟,則葉片柔嫩。
 
  葉底也能顯示出茶葉的采摘方式,人工采摘的茶葉則葉片完整,若是機器采摘的,就能看到整齊的切口。
 
  最后,巖茶的葉底上還寫滿了季節(jié)的秘密。春茶做青發(fā)酵紅邊大多均勻,葉質(zhì)柔軟。夏暑茶色澤大多較枯燥,紅邊多不勻呈褐紅色、暗紅色,葉張硬挺。秋茶色澤灰雜,葉底紅邊不勻。當然,要做出以上的判斷,我們還要根據(jù)茶葉的口感來綜合判斷。
 
  火功
 
  火功是巖茶的一種口感,反映的卻是茶師的焙火工藝。恰當?shù)谋夯鸸に嚕粌H固化了巖茶茶菁的色香,還為巖茶增添獨特的韻味。這種獨特的韻味,就是一絲“火”的味道。想想真是神奇,茶葉最后的歸宿是水,而為了讓她的品質(zhì)得以保存,卻要經(jīng)過火的洗禮。
 
  在焙火上,根據(jù)焙火的程度可分為輕火、中火、重火三類,而茶葉火功高低會在茶湯和葉底上表現(xiàn)出來。
 
  輕焙火的巖茶又稱為“清香型”。這種茶葉更接近綠茶,香氣清遠、高而幽長,鮮爽。滋味甘爽,但帶稍帶微澀。其茶湯橙黃至黃色,較淡。另外,其葉底極其鮮活,看相好,三紅七綠,賞心悅目。正因為其更多地保留了綠茶的特征,所以這種茶的缺點是韻味較弱,不耐儲藏,品質(zhì)易變。這些年,武夷巖茶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曾經(jīng)適當?shù)赝瞥隽溯p火功的茶葉,目前這種茶葉的主要消費者大多是女性、或者追求快速消費的現(xiàn)代青年。
 
  而傳統(tǒng)型巖茶火功總是很重,其香氣濃郁而平穩(wěn),杯底香好,帶有花果蜜糖香,滋味醇厚、順滑,巖韻強而耐泡。另外,這種茶的茶性較溫和、不傷胃。不過它們的葉底相對無看相,大多是起“蛤蟆皮”,沒有太多欣賞的價值。如果保管妥當,茶葉的儲存時間較長。重火功的巖茶是一些老茶客的最愛。
 
  中火功的巖茶品質(zhì)介于輕火功和重火功巖茶之間,口感適中。這種茶適合接觸過一段時間巖茶的茶客品嘗。
 
  輕火功的巖茶前衛(wèi)而時尚,但是卻丟失了巖茶最重要的韻味,能否持久,還要看市場的檢閱。重火功的茶雖然保守傳統(tǒng),但是久經(jīng)考驗,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回甘
 
  孔子說“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品質(zhì)優(yōu)良的巖茶也如同美妙的音樂一樣,給人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而這種回憶之關(guān)鍵,就在于此茶是否有“回甘”。
 
  按照字典上的解釋,“回甘”就是回味甜美,是味道由澀變甜的意思。不管是輕發(fā)酵茶還是中發(fā)酵茶,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在飲后都會立刻喉頭泛甘、而后上升擴散到整個口腔,經(jīng)久不退??梢哉f,回甘是飲茶最迷人的特性之一。不過,巖茶的回甘有強有弱、有短有長。一般來說,好的巖茶回甘很強,且綿延不絕,品質(zhì)差的武夷巖茶回甘時間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
 
  細品回甘,可以讓喝茶者平心靜氣,沉著安閑。
 
  巖韻
 
  人們喜歡巖茶,其實也就喜歡巖茶的“巖韻”。在武夷山,關(guān)于“巖韻”這個詞有各種解釋??梢哉f,每個門派都有自己對巖韻的理解。甚至還有人說,“巖韻”一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仿佛好的詩句,聽上去如墜仙境,但是細想,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大概兩百多年前,乾隆皇帝處理完手邊的奏章,喝到了剛剛進貢的大紅袍,這種味道讓他一見傾心,于是提筆寫下“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寥寥幾筆就精準地形容出大紅袍的精妙所在。這里的“骨鯁”即是“巖韻”。乾隆皇帝是品書出大紅袍“巖韻”的第一人。
 
  其實,武夷巖茶“巖韻”集中表現(xiàn)為獨特的天然花香和天然真味。首先,其香氣濃長清幽,帶馥郁的花果香;其次,其滋味醇厚,有如巖骨般的厚重,飲后舌本回甘,潤滑鮮爽。
 
  為了更好地理解巖韻這個詞,我們不妨從各個角度來觀察一杯茶湯。雖然這樣的觀察有解構(gòu)的嫌疑,也顯得十分生硬,但是為了向讀者傳遞出其中真意,也只好如此。
 
  首先,觀其色。巖茶湯水一般呈金黃或橙黃,帶些微紅,清澈亮麗。這一點與其它種類茶相比,很容易辨識。茶青發(fā)酵的程度不同,還有烘焙的程度不同,泡出來的湯色也不同。一般來,重發(fā)酵,高火功的巖茶,顏色較深較紅;輕發(fā)酵,低火功的巖茶,顏色較淺較黃。其次品其香。茶的香有好幾種類型,有的是品種香,有的是制作香,有的是添加香(如茉莉花茶的香),有的是綜合香,而武夷巖茶,是品種和制作兼有的綜合香。巖茶的香在花香草香之外透著“霸氣”。好像會滲透杯蓋,有沖頂?shù)母杏X。且其香氣不散,呈現(xiàn)為“一團”。感覺最好的是杯底留香,稱為“杯底香”或“冷香”。茶湯冷卻后,再聞杯底,那種感覺實在是妙極。
 
  另外,巖茶的茶湯還有甘、醇、鮮、滑等特點。
 
  甘有兩種,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巖茶,入口就有一種甜滋滋,涼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樣,有點膩感。巖茶的回甘是發(fā)散型的,直接擴充你的喉嚨,清涼開闊,你甚至覺得那不是回甘,但確實是喝了巖茶以后舌齒清甘,喉嚨開闊,很舒服的一種感覺。
 
  醇。是指茶味的濃淡和茶湯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湯都有的,可以明顯感覺到的類似中草藥的特殊味道。巖茶的茶味,比綠茶淡,比紅茶黑茶濃。茶湯則比綠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類黑茶,顯的更清薄。如與同為烏龍類的鐵觀音相比,茶湯更厚稠,茶味更濃郁。
 
  鮮。茶湯清新,鮮美,如同雞湯一般。造成這種鮮感的原因是茶中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綠茶的一倍以上。
 
  滑?;窍鄬τ跐缘?。茶湯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覺,再進入以后,舌頭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經(jīng)失去了知覺,不用吞咽,茶湯已經(jīng)“滑”進或者“化”進喉嚨和肚子。當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順,但是因為巖茶茶湯較為濃稠,所以,滑或化就顯的特別難能可貴。有人認為,巖韻中的“骨”,應是一種不以鮮香見長,而是以醇厚沉著穩(wěn)重取勝的味道。茶湯里好像有“沙沙”的小顆粒,或者是好像有柔韌不絕的細絲,從而豐富了茶湯的質(zhì)地。吞咽下去很久之后,茶的滋味還在口中齒間回蕩。
 
  從某種角度來說,體驗巖茶“巖韻”的過程,其實就是品巖茶時的審美過程。巖茶的品質(zhì)越好,品茶者對巖茶的理解以及茶文化修養(yǎng)越高,在品茶活動中能夠產(chǎn)生的美感越強。
責編: 語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