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人眼中的安溪鐵觀音 ——文化是它的筋骨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觀先聞圣妙香。”這是清代詩人劉秉忠對安溪鐵觀音的香氣滋味的贊賞。那么,在現(xiàn)代文人眼中,安溪鐵觀音又是什么模樣呢?
 
  近日,廈門大學教授謝泳,作家蕭春雷、夏煒,書評家張云良相聚茶鄉(xiāng)安溪,在中國茶博匯茶飾界木藝主題館臨水雅酌,在三和茶業(yè)茶史館斗茶賞茶文化,在祥華鄉(xiāng)體驗茶生活,深刻感受安溪鐵觀音,暢談他們心中的安溪鐵觀音和安溪茶文化。
 
  一沖絕妙觀音泡法
 
  讓人念念不忘的是茶香
 
  “高、妙”,廈門大學教授謝泳如此形容他眼中的安溪鐵觀音。他認為,中國產(chǎn)茶城市眾多,決定其能夠走多遠的因素不僅僅是質(zhì)量,還有茶葉所附屬和融合的文化,文化就是茶葉的筋骨。
 
  安溪鐵觀音之妙在于其不可捉摸的神秘氣息。一小片安溪鐵觀音茶葉,含有97種芳香成分,高明的制茶師在制作過程中,每一次“手藝”抑或心情的不同,都能夠催化出不一樣的香氣。對此,謝泳感受尤深:“在廈大曉風書屋邊上,有一家感德鎮(zhèn)小夫妻倆經(jīng)營了10多年的茶葉小店——古霞村,生意十分不賴,每回走過路過,遠遠就能聞到千變?nèi)f化的茶香。”
 
  “鐵觀音的香氣很迷人。在所有茶里面,鐵觀音的香氣成分是最復雜的,濃郁悠遠,沒有一種茶香能與它媲美。”作家蕭春雷笑說,自己是一個老茶客,十年來喝茶的口味年重一年,如今竟至“天下無茶”,“所幸還有安溪鐵觀音,還有鳳凰單樅、詔安八仙茶。”
 
  安溪鐵觀音固然“香飄天下”,然而,鐵觀音“北伐”“西進”,乃至漂洋過海,所得力的卻不僅僅是其“香”。蕭春雷認為:“安溪鐵觀音拓展市場版圖,功夫茶藝功不可沒。”他認為,中國茶藝中,烏龍茶功夫茶藝是最繁復同時也是最頂級的,在中國漢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為體現(xiàn)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安溪十萬茶商擴大了功夫茶版圖,把中國民間茶藝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這是安溪最了不起的地方。
 
  茶業(yè)發(fā)展離不開地域文化
 
  文字與影像“會說話”
 
  喝了20年安溪鐵觀音的作家夏煒是江蘇人,從2003年開始,夏煒深入茶都安溪的大街小巷,走訪了諸多茶園、茶店,零距離感受鐵觀音的香韻,體會鐵觀音的文化。2006年,數(shù)十萬字的長篇小說《鐵觀音》帶著濃濃茶香問世。
 
  “相比2003年的安溪行,這回來我感覺當?shù)卣畬Σ璁a(chǎn)業(yè)的推廣力度更大,更專注于這片土地及環(huán)境生態(tài)的探究,可謂尋根尋到了茶的深處。”夏煒對此極為贊賞,他說,中國近幾十年發(fā)展非常迅速,有些地方的地域文化、歷史幾被呼嘯而過的現(xiàn)代化進程所淹沒。然而永續(xù)的發(fā)展離不開深根和土壤,發(fā)展茶產(chǎn)業(yè),不但不能任地域文化被埋葬,還應該進一步挖掘和發(fā)揚。
 
  書評家張云良則建議,通過暢銷書載體,讓更多茶友了解安溪鐵觀音歷史、文化內(nèi)涵。他說,圖書市場上,能夠看到的茶書幾乎是綜合類的,且質(zhì)量差強人意,少有像安溪茶書《茶之原鄉(xiāng)——鐵觀音風土考察》《安溪尋茶記》這樣,從內(nèi)容到開版、設計、思想,都如此精致的好書。“我們很應該利用一些平臺,在廈門等城市開展簽售會、品書沙龍等活動,營銷好書,拓展安溪茶書的發(fā)行面。”
 
  “當安溪鐵觀音邂逅電影,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張藝謀領(lǐng)銜執(zhí)導的《印象大紅袍》令謝泳感觸頗深,他建議安溪能夠以鐵觀音為線索,拍一部融合地方風土人情的電影。
 
  夏煒則建議:“‘精美的石頭會說話’,要讓精致的茶具、雅美茶生活默默訴說,要通過飲茶環(huán)境的營造,潛移默化地‘說服’。”
 
責編: 語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