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茶詩《一七令·茶》

詩文
 
  一七令·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茶。
 
  味香,形美。
 
  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
 
  白玉雕成的碾用來碾茶,紅紗制成的茶羅用來篩分。
 
  烹茶前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然后盛載碗中的浮餑沫。
 
  夜深之后與明月作陪飲茶,早上起來獨自面對著朝霞也要飲茶。
 
  飲茶能夠清除古今人身上的疲倦之感,特別是在醉酒后飲茶效果甚是好。
  這是一首一字至七字詩,俗稱寶塔詩,以寶塔詩寫作的詩歌,并非少數(shù),但以寶塔體所寫的茶詩,在中國古代詩中較為少見,彌足珍貴。這也是一首送別詩,因為白居易要升任東都洛陽,詩人與王起諸公舉行歡送會,宴席上要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詠物詩,標題只能用一個字,于是元稹寫下了這首《一七令·茶》,白居易也當場寫了一首《一七令·竹》。
 
  詩的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并借用“香葉”、“嫩芽”等詞對茶葉本身進行描述,突出茶葉香清高、味甘鮮等特點。同時采用了倒裝句的手法,表明“詩客”及“僧家”對茶的愛慕之意,讓其在品嘗的過程中,可以忘卻塵世的煩惱,從而達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詩人分別借用“白玉”和“紅紗”來形容茶碾和茶篩,可見這兩個器具在當時是多么貴重。而“銚煎”、“碗轉”等詞是對煮茶工序的簡單描寫。“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茶與晨昏相伴,與朝霞明月共處,作為一首送別詩,這句話則是充滿了傷感之情,“邀陪”“獨對”等詞都是對日后無人再陪伴一同飲茶,唯有明月與朝霞伴君左右的寫照。
 
  詩從自然可見的茶葉外形描寫起,直白言物,生發(fā)到茶道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態(tài),最后一句點出了茶的最高理想境界,“洗盡”二字最能體現(xiàn),茶能抹掉過去的不稱心事,又使人在忘卻中不疲倦。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責編: 米渣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