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扮演最早的話劇

  我國的功夫茶藝最早是出如今閩南的潮汕區(qū)域,如明屠隆的《考槃馀事》、清寄泉《蝶階外史·功夫茶》等作品中多有記載。而最早把這一區(qū)域的茶藝寫進話劇劇本,在話劇舞臺上進行首演的,當屬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寫的《孔雀膽》。
  在《孔雀膽》中是怎樣扮演茶藝的呢?與如今茶藝館中的茶藝扮演相同嗎?這可在郭沫若先生寫作的《孔雀膽》中看到。

  郭沫若先生于1942年,“秋涼了,費了五天半的時間,寫成了一部四幕六場的悲慘劇《孔雀膽》。”劇本主要是寫,在元朝末年云南梁王之女阿蓋公主與大理主管段功相愛的悲慘劇故事,茶藝扮演是在第二幕,在莊嚴肅穆尊貴奢華的梁王宮苑,王妃與宮女用喝功夫茶的茶具預備給國王沏武夷茶。
  郭沫若生于陳舊的蜀茶之鄉(xiāng),其筆下的功夫茶藝,比咱們?nèi)缃癯鰰墓Ψ虿枳髌?,還具有可操作性,請看在劇中王妃極具標準的茶藝展現(xiàn):
  王妃問宮女甲:“茶葉你們是拿的哪一種來的?”“咱們拿的是福建產(chǎn)的武夷茶呢!”王妃:“國王頂喜愛喝這種茶,尤其是喝了一兩杯酒之后,他獨特喜愛喝很釅的茶,差不多澀的不能進口。這武夷茶的泡法,你們還記住?”“記是記住的,不過最棒仍是請王妃再教一遍。”王妃:“你把那茶具拿來。”(宮女甲起步到?jīng)鐾で?hellip;…茶壺茶杯之類甚小杯如酒杯,壺稱“蘇壺”,實即婦女梳頭用之油壺。別有一茶洗,形如匜 ,包容于一小盤。)
  王妃:“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燒得很開。用那開水先把這茶杯茶壺燙一遍,然后再把茶葉放進這‘蘇壺’里邊,要放多半壺光景。再用開水沖茶,沖得很滿,用蓋蓋上。這樣便有白泡冒出,接著用開水從這‘蘇壺’蓋上沖下去,把壺生出的白泡沖掉。這樣,茶就得從速斟了,怎樣斟法,記住的嗎?”“記住的,把這杯會集起來,提起‘蘇壺’,這樣的(提壺做手勢)很快地輪流著斟,就像在這些茶壺上畫圈子。”
  每次扮演劇中王妃運用的“蘇壺”道具,都是用紫砂壺。該劇導演是詩人章泯,藝人都是國內(nèi)聞名的群星,郭沫若稱導演章泯為兄,稱藝人為兄姐,舞臺上運用的道具當不會用錯的。叫“蘇壺”,不叫紫砂壺,可能是其產(chǎn)自江蘇,所以,用產(chǎn)地名之。郭沫若在劇中說,“壺稱‘蘇壺’,實即婦女梳頭用之油壺。”是與劇情有關(guān),可能是有意在暗示劇中人物的“油”、“水”聯(lián)系。
  劇中的國王梁王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子忽哥赤的后嗣,聽說他對云南“撫治有威惠”。郭沫若是依據(jù)《明史》《新元史》他的傳寫的。一個外來的蒙古族的統(tǒng)治者,在云南喝武夷茶,享用功夫茶的品茗藝術(shù)?當然是為緊扣其時抗日救國的劇情需求。中國的茶藝,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判別,最早萌發(fā)于晉代,構(gòu)成于唐代,老練于宋代,開展于明清,興旺于今世。
  縱觀前史,宋明之間的元代十個皇帝不過九十七年,元代前史雖短,但喝茶方法徹底進入清茶期間。郭沫若不僅是劇作家、科學家和文學家,并且是才調(diào)卓具的前史學家,很早地就注意到民間的茶俗,把功夫茶藝很自然地融入前史,最早地用話劇反映、扮演功夫茶藝,再如今話劇舞臺上,可說是獨具慧眼!
  元代的武夷茶的功夫茶能否如劇中扮演的那樣?也可能是文藝作品的虛擬。但是在郭沫若筆下,以他的詩人情懷,把這夸姣的、云光縹緲的一段幽趣寫進劇中,讓一個異族侵略者,喜好中國茶藝?這就又不是為了只是的是寫茶藝了吧? 

責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