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茶稱貢品

  唐人陸羽在《茶經(jīng)》中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也即炎帝)”﹐并且還引述了《神農(nóng)食經(jīng)》說﹐常常喝茶﹐使人精力充沛﹐身心酣暢。但有關(guān)神農(nóng)氏之事究竟太悠遠﹐僅僅是傳說罷了﹐并且《神農(nóng)食經(jīng)》為何人所作﹑何時所寫﹐也無可覆按﹐所以﹐喝茶始于神農(nóng)氏之說﹐并非確鑿之事。就如今已知的可信文獻史料來看﹐榜首個把茶當(dāng)回事的要算是周武王姬發(fā)了。
  據(jù)《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大約在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姬發(fā)率周軍及諸侯伐滅殷商的紂王后﹐便將其一位宗親封在巴地。這是一個邊境不小的邦國﹐它東至魚復(fù)(今四川奉節(jié)東白帝城)﹐西達□道(今湖北宜賓市西南安邊場)﹐北接漢中(今陜西秦嶺以南區(qū)域)﹐南極黔涪(適當(dāng)今四川涪陵區(qū)域)。巴王作為諸侯﹐天經(jīng)地義要向周武王(皇帝)上貢。《巴志》中為咱們開具了這樣一份“貢單”﹕五谷家畜﹑桑蠶麻纻﹑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鴙﹑黃潤鮮粉。
  既是貢品﹐必定寶貴。但巴王上貢的茶卻是珍品中的珍品?!栋椭尽吩谶@份“貢單”后還獨特加注了一筆﹕“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支﹐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上貢的茶不是深山野嶺的野茶﹐而是專門有人扶植的茶園里的香茗。
  《華陽國志》是我國保管至今最早的地方志之一﹐作者是東晉時代的常璩﹐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東南)人﹐是一個既博學(xué)﹑又重實地采訪的司馬遷式的專家﹐他依據(jù)十分宏富的材料﹐于公元355年前撰寫了這本有十二卷規(guī)劃的書。
  周武王接收了茶這宗貢品后是用來品味﹑藥用﹐仍是別有所為﹐當(dāng)前還不得而知。但咱們從《周禮》這本書中似可探知這茶還有另外用途。《周禮?地官司徒》中說﹕“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荼”即古茶字。掌荼在編制上設(shè)二十四人之多﹐干什么事呢﹖該書又稱﹕“掌荼﹕掌以時聚荼﹐以供兇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本來茶在那時不僅是供口腹之欲﹐并且仍是邦國在舉辦喪禮大事時的必不可缺的祭品﹐有必要要有專門一班人來掌管。
  此外﹐《尚書?顧命》中說道﹕“王(指成王)三宿﹑三祭﹑三詫(即茶)。”這說明周成王時﹐茶已代酒作為祭把之用。
  由此可見﹐茶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時﹐即已有了適當(dāng)高的位置。而在《詩經(jīng)》中﹐“荼”字何故屢次出如今像《谷風(fēng)》﹑《桑柔》﹑《鴟鸮》?!读捡辍珐p《出其東門》等詩歌中﹐便不足為怪了。
 
責(zé)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