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一味自清爽

  文/李烈壽

  現(xiàn)今國人多好飲茶,待客、聚會時無茶不成禮,這間接說明了茶確實是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的國飲。善品者,品茶能感悟人生,就像于丹教授說:“一把干茶到沸水里只會越煮越飽滿、越舒展。人生如茶,跟殘酷的世界相遇,煎熬也變成了成全。”

  時人品茶多喜以茶喻禪,謂禪茶一味。然而,何為禪?何謂禪茶一味?禪,在人們眼中多少有幾分神秘、幾分不解。

  禪這一字,源出佛典記載:一次釋迦佛祖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種“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法門就是佛教的禪宗,而迦葉尊者被尊為禪宗的“印度初祖”。至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一葦渡江東來,禪宗始傳入中國,達摩被奉為中國禪宗初祖。唐朝龍朔元年(公元661年),惠能到黃梅拜謁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聽五祖?zhèn)髦v《金剛經(jīng)》至“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大悟,得五祖弘忍親傳衣缽,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菽芤毁?ldquo;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文人墨客中千年傳誦,其生平教化事跡《六祖法寶壇經(jīng)》則成為佛教經(jīng)典,被禪宗奉為至寶,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也是對世界思想文化的巨大貢獻。而廣東韶關(guān)南華寺內(nèi)惠能大師千年不壞的肉身像,更增加了禪宗的神秘。

  至于禪茶結(jié)合,據(jù)史料記載,始于趙州(今河北趙縣)從諗禪師(公元778~897年,世稱趙州和尚,為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當時四方前往參學(xué)者眾,一日有二僧到,師指一僧問曰:“曾到此間么?”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另一僧曰:“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后院主問曰:“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yīng):“諾”。師曰:“吃茶去!”如是三人都得了利益。這則公案中的二僧和院主都是心中有迷津求指點,突遭趙州和尚當頭棒喝“吃茶去!”妄念頓息,當下頓悟,故說“三人都得了利益”。此事體現(xiàn)了禪的微妙、神奇和魅力,后來傳遍天下,都說“趙州茶”。

  從字面上看,禪是印度語“禪那”的簡稱。意譯有靜慮、思惟修、功德叢林等多種意思,意即通過靜慮、思維觀修清除自己的無名煩惱,而證悟自己本具清凈智慧之德,是一種內(nèi)觀自省自凈自證的功夫。另外,靜坐調(diào)息、觀想及瑜伽冥想等皆無超出其外,淺者亦可祛病養(yǎng)生、延年開智,所以古今中外以靜坐養(yǎng)生來開智延年的大有人在,如享年86歲的現(xiàn)代著名學(xué)者、文學(xué)家郭沫若,年青時曾因急躁和用腦過度,出現(xiàn)了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寧等癥狀,后來,他堅持在每天清晨和晚上臨睡前各靜坐半小時,始得睡眠好轉(zhuǎn)、食欲如常而精神旺足,也使其體質(zhì)從弱變強,獲得了高壽。而說到茶,不論是出自何地的何種茶,多可為藥(歷代藥典均有列入),因其產(chǎn)地及加工方法不同功能會有差異,但基本都具有清熱除煩、消食利水、生津止渴、提神醒腦等多種功效?,F(xiàn)今在福建許多地方,還有人生病了就找“茶子”吃(即找青草藥吃)的說法。因此,茶還泛指各種能治病養(yǎng)生的青草藥及花果藥物配制成的湯汁飲品,如菊花決明茶、人參枸杞茶等。所以,參禪與吃茶都具有清熱除煩、祛病養(yǎng)生的功能,茶禪一味便為世人所稱道。

  從事理上說,佛教認為,眾生的煩惱皆因貪、嗔、癡三毒從身、語、意而生。通俗地說,就是因貪欲、嗔恚、愚癡(指無智慧)無形地左右著人們的思維,使人產(chǎn)生了錯誤(指不符合自然客觀規(guī)律)的想法、說法和做法,故而導(dǎo)致憂慮、焦躁、恐懼、不安、郁悶等種種煩惱。人們常常會因煩惱(過去)而憂慮現(xiàn)在和未來,這樣煩惱便會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使人不自在。也就是說,人們的許多疾病都是因為煩惱或者飲食起居違背人與自然內(nèi)在的本有規(guī)律,引起內(nèi)分泌失調(diào)而引發(fā)的,即由心理和認知錯誤而導(dǎo)致。禪宗的方法就是仔細思考觀察念頭的起處,明瞭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還未到來、而現(xiàn)在的說時也成過去,當下即頓悟繼而心中清爽—只要放下自然輕松自在。

  現(xiàn)今國人多好飲茶,待客、聚會時無茶不成禮,這間接說明了茶確實是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的國飲。善品者,品茶能感悟人生,就像于丹教授說:“一把干茶到沸水里只會越煮越飽滿、越舒展。人生如茶,跟殘酷的世界相遇,煎熬也變成了成全。”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感悟。然而時下,三五朋友相聚品茗時,多見的是縱論新聞八卦、東長西短,若如此,飲茶將只是飲茶,而與禪相背且無緣無關(guān)。制茶須有心境、沏茶須有心情、品茶須得傾情、參禪則須忘情。若能屏息諸念專注品茶,至人茶兩忘、茶禪相應(yīng)、相得益彰之境,自會得禪茶一味,心境清爽如醍醐灌頂,豈不妙哉。

  從境界上講,禪無相,非坐非臥、非吃飯喝水,亦不離行住坐臥飲食起居之間。禪師說,吃茶說味即落凡解(指未開悟),不知味卻同無情(指無生命的物質(zhì))。說有即無、說無非空、于念無念、即相離相。說一味非一味是名禪茶一味,此極微妙,個中滋味唯飲者自知。從開悟的境界上看,更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非言語所能表達。“佛祖拈花,迦葉微笑”道得嗎?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聞“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言下大悟,成就《六祖法寶壇經(jīng)》和千年不壞的肉身。緣此國外把惠能與孔子、老子并列為“東方三圣人”,這種境界道得嗎?自然道不得。

  所以,以手指月是指非月,悟者終能因指見月。而千言萬語道不盡,開口即錯、動念即乖,不如“吃茶去!”

責(zé)編: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