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機逼退手工茶 杭州龍塢春茶季唱出"新民謠"

 昨天上午,杭州龍塢上城埭村茶農張云泉急急撥打了用電“求助電話”。家里,剛采摘下的龍井鮮葉鋪開著,三臺炒茶機和一臺輝鍋機已經準備好要開工了。“四臺機器加起來功率有20多千瓦,我怕家里的用電負荷不行。”張云泉說,要是電突然斷了,茶葉攤在灼熱的炒茶機里,一下子就要燒焦嘞,明前茶片片金貴,可折騰不起。
 
  杭州供電公司西湖供電所龍塢片區(qū)經理朱志紅帶著同事,趕來給張云泉家的電力負荷實施擴容改造(見右上圖)。“從2005年以來,龍塢茶農家里的炒茶機每年都在增加。一入春茶期,這里用電負荷達到平時的6倍。‘春天到,用電忙’,算是茶村的新民謠了。”朱志紅介紹說,目前,龍塢區(qū)域已實現了6條約170公里的10千伏線路供電,公用變壓器165臺,總容量有5萬余千伏安。“每臺變壓器上都有監(jiān)控裝置,一旦監(jiān)測到負荷過大,就會想辦法新增、增容變壓器。”
 
  在龍塢,炒茶機的普及,解決了手工炒茶成本高、產量低、速度慢的問題。一斤茶葉用炒茶機炒,只需要一個小時,而一個炒茶工一天只能炒2斤左右干茶。碰到天氣熱起來,茶葉產量大了,光靠手工炒根本來不及。
 
  炒茶機會不會就此逼退手工炒茶?
 
  “機器炒的茶葉好看,一般人來買茶葉送人的,都不喜歡手工的,太難看嘞。但是機器炒的沒有手工的香,有些懂茶的客戶點名要手工炒的,往往不計較價錢。”龍塢的一位茶農說,即使是機器炒茶,最后一步還是要手工再翻翻。
 
  在西湖龍井的主產區(qū)龍井村、梅家塢村、翁家山,現在大多數的茶農都采取了半手工、半機器的炒茶方法。西湖龍井的主要步驟有攤放、殺青、回潮、輝鍋。大多數茶農在青鍋時用機器炒,到了最后一步——輝鍋,都是靠一雙手來炒茶。
 
  也有在機器隆隆聲中堅持手工炒茶的——“用全機器做出來的茶葉,沒有神氣。”梅家塢茶農梅平形容。“有經驗的人,憑手感就可以知道手上茶葉炒到幾分了,這些是機器不能把握的。”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在鼓勵茶農、茶企,保存?zhèn)鹘y炒茶技藝。”西湖景區(qū)管委會社會發(fā)展局的茶葉專家姜新兵說,全手工炒出來的茶葉,肯定就是“高檔茶”的身價。
 
責編: 語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