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開發(fā)或為鐵觀音市場新發(fā)力點

     19日,在我縣祥華鄉(xiāng)東坑村華美祖宇舉行的奉茶進主文化活動中,29名來自江西省玉山縣紫湖鎮(zhèn)川橋村的東坑村張氏宗親首次回歸祖籍地,與當?shù)刈谟H一起高舉三杯清茶敬獻祖先。
  安溪鐵觀音是一種厚重的禮儀
  當日,東坑村華美祖宇張燈結彩,氣氛莊嚴肅穆。祖宇內神案上擺滿村民前一天手工精制的紅白果、雞鴨魚等祭祀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千份“佳茗祈福茶禮”。
  只見村民畢恭畢敬地將祖先神主位請進祖宇,并由在家宗親代表、外來宗親代表和茶商宗親代表依次奉茶行禮,表達對先祖的敬意,祈佑子孫福壽康安、興旺發(fā)達。在虔誠叩拜先祖后,這29名江西張氏宗親滿懷虔誠之心各自將敬獻祖先的茶禮帶回家去。
  在安溪,這種以茶敬奉天地神的習俗古已有之。農歷正月初一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每年這個時候,長坑鄉(xiāng)衡陽村蘇大伯都會趕在零點前凈身焚香,而后沖泡好三杯濃香醇厚的鐵觀音,連同滿桌供品,整齊擺放在大廳正中“八仙桌”上。零點整,他就開始敬“天公”,俗稱“賀正”。
  據(jù)我縣民俗專家黃明皆介紹:“上了年紀的老人逢十,比如,六十、七十歲時,就會做壽‘敬天公’,壇上也必擺著三杯茶水,門柱上一般會貼上‘清香清茶清果品,謝天謝地謝神祗’‘一柱清香通帝座,三杯清茶敬神明’等對聯(lián)。”
  在安溪,每家每戶茶園中都安有“土地龕”,安溪人勞作完畢,在茶葉豐收后,就帶上“三牲”等供品,到田間地頭的“土地龕”敬奉土地神,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一泡茶,以茶為媒,表達對天地神的敬意。
  如今,在茶鄉(xiāng),安溪鐵觀音,其不僅僅是一種解渴的飲料,更是一種厚重的禮儀。茶源于自然,在人世間,它可用來敬天、敬地、敬父母,也可用來祭祖、拜神仙。安溪鐵觀音以一種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傳承彌久,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角角落落。
  茶禮茶儀寄托平安健康愿景
  “鐵觀音不單是一種農作物,而是一種具有高度人文價值的文化之物。”在今年5月召開的“中國茶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研討會召集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銘銘說,“安溪鐵觀音‘天地人種’四要素缺一不可,其中,蘊含視天地、自然為母親的傳統(tǒng),體現(xiàn)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神三種關系。”
  本報社長謝文哲認為,一棵鐵觀音的成長是“五文”即“天、地、水、人、神”的完美結合,其中,“神文”指的就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的力量對人的影響十分重要。茶要敬奉天地,這并不僅僅只是一種儀式感,還包括“平安、健康、長久”等愿景在內。
  每年十二月初四,是九峰巖寺供奉的三代祖師的誕辰。一大早,當?shù)匦疟娋鸵言诘钋暗群?,還有不少臺胞、海外僑親是專程趕來的。行供茶禮,敬頌茶疏,行茶入席,飲茶祈福……解讀天、地、茶、人相生相促進的聯(lián)系,無論是茶人或是大眾,都大開眼界。儀式后,眾人小心翼翼捧回供奉過的“茶”,與家人共分享,共同寄托美好愿景。
  茶來自于天地之間,汲取天地靈氣與日月精華,喝茶能使人健康,最能夠傳遞平安的愿景。今年5月19日,“中國茶葉第一鎮(zhèn)”感德鎮(zhèn)茶王公祠舉行的一場仿古祭祀茶王公典禮上,近400名茶農統(tǒng)一身著漢服,佩帶紅綾,列成方隊,敬香獻果,感恩土地祈茶福,盼豐收。在茶王公前“鑒目”過,即“過香火”的茶,被前來祭拜的村民和遠道而來的茶商爭相搶購,眾人皆想沾沾“茶王公”的佛光,祈求平安健康。
  在2014年1月8日舉行的清水祖師開光大典,眾多來自海內外及本地的信眾,紛紛拿著自己的珍貴貼身物品到清水祖師前“開光”,其中必不可少一泡茶葉,以此祈求祖師護佑平安健康。
  看到商機,在長坑鄉(xiāng)補陀巖有著上千畝生態(tài)茶園基地的金隆源茶業(yè),更是針對補陀巖信眾,精心設計出一款“觀音圣茶”。目前,該茶品已設計成形,即將推向廣大愛茶信眾。
  民俗文化產(chǎn)品開發(fā)適逢其時
  謝文哲認為,茶企開發(fā)茶品,注入文化、信仰的因素,給消費者以愿景,他們帶回去的不只是簡單的茶品,還帶回希望、平安、健康等愿景。這本質是文化的復興,首先它是一種社會效益,最后將會收獲經(jīng)濟效益。
  此次東坑村華美祖宇奉茶進主文化活動之余,儒家茶業(yè)有針對性開發(fā)一款新茶品“佳茗祈福茶禮”。“本次東坑村民俗文化活動,把茶生活化,全村人人參與進來,形成一種文化。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和宗親文化結合,讓安溪特色文化得以傳承。”該公司董事長張順儒介紹,茶文化與地方民俗文化、尊祖孝親文化有機融合,深度挖掘極具本土特色文化內涵,人手一份祈福茶禮,將宗族與茶的信仰力量,分支傳播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
  “挖掘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俗文化,留住民族的根,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張順儒覺得,開發(fā)民俗文化產(chǎn)品,用民族特色占領市場,現(xiàn)在正逢其時。事實上,早在2011年,儒家茶業(yè)就針對茶鄉(xiāng)人尊師重教的風尚,推出一款謝師茶。
  時代信仰,喚起共同的記憶。在茶產(chǎn)品包裝上加入不同年代的信仰與文化等因素,以吸引各年齡段的消費群體,這是蘆田大一茶博士茶業(yè)負責人王連峰的想法。他推出的第一代80后系列產(chǎn)品,茶品外包裝上小伙伴一起嚼泡泡糖、玩紙飛機、跳房子等各種場景,深深吸引80后一代,銷路極好。“產(chǎn)品既要和別人不一樣,又要引起消費者共鳴,利用不同年代的文化喚起大家共同的回憶。”王連峰說,接下來,他還將繼續(xù)在茶品中注入60、70年代的文化元素,開發(fā)出一系列新茶品。
  神源信仰,增強認同感。感德鎮(zhèn)石龍山腳下保生緣茶業(yè),便是利用“帝君公”保生大帝這一民間神源信仰,在茶園融入“神文”元素,增加儀式感,使這種文化植入消費者的思想觀念中,一次,兩次……讓來客有所賞、有所看、有所得、有所思,今后還想再來。通過神源信仰的認同,讓消費者對茶品的認識達到思想統(tǒng)一。
  “民俗文化有很多個側面,小孩滿月、周歲、生日,老人做壽,移民風俗、年代群體記憶等,茶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業(yè)內人士指出,如何細分消費人群,在茶產(chǎn)品中講文化故事,開發(fā)諸如祝壽茶、升學茶、謝師茶、喜慶茶等茶品,不失為今后茶商、茶企發(fā)展一個新方向。
  “好茶是有記憶的、有信仰、有思想的茶。”謝文哲表示,我縣茶農如果能另辟蹊徑,都走文化經(jīng)濟道路,茶葉的銷路就不愁。
責編: 語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