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絕倫 禪茶一味

  唐代秘色瓷荷形托盞

  寧波博物館藏有一件唐代秘色瓷荷形托盞,國內(nèi)罕見。該托盞為1975年我市和義路唐大中二年紀年墓遺址出土,包括茶盞和盞托兩件器物。茶盞高6.5厘米,口徑9厘米,造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壓出內(nèi)凹的五條棱線,形成五個花瓣的界線效果,茶盞內(nèi)外素面無紋;盞托高3.4厘米,口徑15厘米,仿荷葉形,薄薄邊緣四等分向上翻卷,有被風(fēng)吹卷的動感。盞托中心內(nèi)凹,剛好穩(wěn)穩(wěn)地承接茶盞,看上去似一件不可分開的整體,構(gòu)成一幅輕風(fēng)吹拂的荷葉載著一朵怒放的荷花在水中搖曳的畫景。整個托盞青翠瑩潤如玉,青釉亮潔均勻,胎釉結(jié)合緊密,胎為淺灰色,造型設(shè)計巧妙,制作精致。

  這件越窯秘色瓷荷形托盞,折射出唐代寧波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興盛。

  蓮花為佛教的一種象征物。據(jù)說后來成為佛祖的印度悉達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臺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成為佛教僧人打坐的典型坐法。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稱“蓮界”,佛座稱“蓮座”或“蓮臺”,佛寺稱“蓮宇”,袈裟稱“蓮衣”等等。佛教的建筑、裝修、器物都有蓮花圖案。

  茶盞為飲茶用具,基本器型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較飯碗小,較酒杯大。瓷盞在東晉時已有制作,所見實物器形為直口直腹壁,餅狀平底足,施青釉。南北朝時飲茶之風(fēng)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著名。唐時茶盞又稱“甌”,陸羽《茶經(jīng)》中說:“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而已。”越窯盞多配有盞托,其托常常設(shè)計成荷葉卷邊狀,上托蓮瓣狀茶盞。唐代飲茶方式主要為煎煮法,即將以茶葉制成的茶餅?zāi)氤刹枘┖笥瞄_水煎煮,煮濃后盛到茶盞中飲用,飲用時將湯及茶末一起喝下。為防止剛燒開的茶湯燙手,也為了敬茶禮節(jié)的莊重感,唐代流行“茶托子”盞托,相傳為“建中(780-783年)蜀相崔寧之女”所發(fā)明。

  據(jù)陸羽《茶經(jīng)》所述,至中唐時,全國種茶已遍及42個州和一個郡,其中包括明州(寧波)。佛教認為茶有“三德”:一是醒腦,坐禪通夜不眠;二是助神,滿腹時能助消化,輕腹時能補充營養(yǎng);三是清心“不發(fā)”,不亂性。眾僧視茶為“神物”,以茶養(yǎng)生,以茶供佛,以茶釋經(jīng),以茶祭祀,以茶正心。到唐代,“飲后三碗茶”成了“和尚家風(fēng)”,飲茶成了寺院制度之一,逐漸把茶與佛教清規(guī)、養(yǎng)心悟性、人生哲學(xué)融為一體,“吃茶去”成了禪林法語,使茶與禪在精神上達到互通而“禪茶一味”。

  寧波是“海天佛國”,可以說,是唐代的禪文化、茶文化,再加上冠絕當時的越窯青瓷工藝,催生了這精巧絕倫的“越窯秘色瓷荷形托盞”。(涂師平) 

責(zé)編: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