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文化都是“人”的文化―――“茶”本身并無文化

  不久前,同幾位朋友一起喝茶閑聊時,話題不自覺地轉(zhuǎn)到了“茶文化”上。大家都慨嘆:我們?nèi)照帐潜狈骄G茶之鄉(xiāng),但在哪里能看到茶文化?
 
  我們確實缺少像“茶藝”表演那樣看得見的茶文化。但傳承、弘揚茶文化,不僅在于傳承那種看得見的茶文化上,更重要的是要弘揚那種看不見的茶文化。
 
  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高中期間一個暑假里的下午,我一個姑家表姐帶著一個同伴到了我家。表姐說她們是到我們村里干活的,口渴了,過來喝點水。我聽后忙著泡茶,表姐說她們不喝茶,喝點白水就行。但我堅持泡了一壺茶,她們每人好象只喝了一碗就走了。一向勤儉的母親回家后看到那壺茶基本沒喝,覺得要浪費了,就對我說:“她們閨女家不喝茶,你給倒碗白開水就可以了,好好一壺茶浪費了多可惜!”
 
  我其實也知道農(nóng)村里的姑娘們是不喝茶的,但總覺得給客人倒白水是不合適的,因為“以茶敬客”的理念,經(jīng)過多年的耳濡目染,早已深入到內(nèi)心深處了。
 
  這恰恰就是茶文化的根本所在。因為真正的文化,是那種看不見、但深入到人們骨子里面和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
 
  年輕時只知道要“以茶敬客”,至于為什么,就不清楚了。后來才慢慢地知道,我們中國人不僅是把茶當(dāng)作一種健康的飲料,而且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茶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部分,而茶道的重點在“道”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可以用“廉、美、和、敬”四個字來概括,并且是當(dāng)今社會仍然需要大力弘揚的。
 
  清茶自古就是“廉潔”的象征―――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舉。康熙、乾隆時代請三老進(jìn)京品茶,敬老、清廉兩相宜,“千叟宴”因此名傳千古。胡耀邦擔(dān)任總書記時,有一年新春茶話會用了這么一副對聯(lián):“座上清茶依舊,國中景象常新”。如果干部都少一些“酒肉朋友”,多一些“清茶之友”,我們的社會風(fēng)氣就會清明許多。
 
  茶乃大自然的精靈,其質(zhì)樸無華自然天成。中國人飲茶,講究品味,講究意境,茶藝的重點也在“藝”的習(xí)茶審美藝術(shù)。“平生于物原無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品茶一直被文人當(dāng)成一種高雅的藝術(shù)享受。茶帶給文人的是凈化,是純潔的心靈與山水融為一體,是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在當(dāng)今物欲橫流的世界中,我們更需要從茶中尋找這種美的享受。
 
  茶道以“和”為最高境界。通過習(xí)茶品茗的茶事使人修養(yǎng)自省、平和、儒雅、謙恭的人格魅力,這是中庸處事的必備修養(yǎng)。在當(dāng)今的現(xiàn)實生活中,競爭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人際關(guān)系趨于緊張。而茶文化是雅靜、健康的文化―――以“和”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誠處世,以禮待人,有助于建立和睦相處、相互尊重、互相關(guān)心的新型人際關(guān)系。少些酒氣,多些茶香,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份和諧。
 
  “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還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對人尊敬,對己謹(jǐn)慎。以茶為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jìn)相互了解;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茶桌上的朋友都是相互尊敬、平等相待,絕沒有酒桌上常見的那種討好巴結(jié)、附炎趨勢?,F(xiàn)代社會,尤其需要這種真誠、平等的待人之道。
 
  一切文化都是“人”的文化―――“茶”本身并無文化,是“人”賦予其文化的意蘊。傳承茶道,在品茶時多品味做人的道理,不僅是有益于人身體的好事,也是有益于人心靈的雅事。
 
責(zé)編: 語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