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葉的興起

  臺灣茶葉的興起
  臺灣早期植茶主要的目的只是供應(yīng)族人飲用,后來產(chǎn)量逐漸的增加,飲茶人口也增多,社會活動分工了,茶葉開始有了運銷出售的現(xiàn)象。從本地的銷售,漸漸擴大,并運銷到福州、廈門的市場。
  根據(jù)《淡水廳志》:。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又據(jù)英國領(lǐng)事史文浩(RobertSwindh01)于1861年記載:“當時臺灣已有巨量茶葉運銷大陸。。1858年,清咸豐八年,英法聯(lián)軍攻擊中國,迫令締結(jié)天津條約,規(guī)定臺灣府(今臺南市)為國際通商口岸,當時的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曾派人到臺灣來收購烏龍茶的粗制品。1859年,咸豐九年,天津條約增辟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制,再包裝運銷外國。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加工的數(shù)量從此逐年增加。1865年,淡水海關(guān)記載:82022公斤茶葉輸出。這是公文書中正式記錄臺茶輸出的可靠資料。1866年,清同治五年,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Dodd)來臺灣視察樟腦,發(fā)現(xiàn)臺灣茶葉很有前途,于是,試辦收買茶葉,并由福建安溪購買茶苗,貸款給農(nóng)民,獎勵他們栽培茶葉,然后再向茶農(nóng)收購成品。當時臺灣所制作的茶葉,都是粗制茶,再運往福州或廈門加工成精制茶。從臺灣將粗制茶運往福州、廈門加工精制,往來之勞務(wù)、運費,需要額外負擔。約翰杜德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為免除逐漸增高的成本支出,在臺北的艋胛(現(xiàn)在改稱萬華)找到一個地方設(shè)置了精制茶廠,開啟了臺灣精制茶的先鋒。約翰杜德也是把臺灣茶葉銷售到美國的第一個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約翰杜德將2131擔(每擔60公斤)的烏龍茶,以福爾摩沙茶(FormosaTea)的標記,裝載了兩艘帆船直航美國,大受歡迎。

責(zé)編: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