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銀針產地

  白毫銀針產地主要產于我國福建省政和、福鼎兩縣。白毫銀針又名銀針白毫,白毫銀針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如白銀,芽茸毛厚,富有光澤,湯色淺杏黃,香氣清芬:二性寒冷,有退熱祛毒的功效,用涼開水泡白毫銀針,還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
白毫銀針產地
 
  采摘白毫銀針的茶樹,均屬于大白茶良種茶樹。,每年秋冬要加強肥培管理。以培育壯芽。第二年大白茶樹茶芽肥壯,以頭茶一二輪的頂芽品質最佳,是理想的原料夏秋茶一般不采。
 
  大白茶良種是制造白毫銀針的必要物質基礎采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fā)1芽1葉時將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剝離真葉和負葉。剝出的茶芽均勻地薄攤于竹篩上,不重疊,置微弱光下或通風處,晾曬至八九成一干,再用焙籠以30-40℃的文火焙至足,也有用烈日下烘焙籠曬至全干的,稱為“毛針”:毛針經篩選肥長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稱銀針腳),并要篩除葉片、碎片、雜質等,再用文火焙干。白毫銀針的制茶工藝只有晾曬、于燥。
白毫銀針產地
 
  通常情況下,白毫銀針因產地和茶樹品種不同,又分北路銀針和南路銀針兩個品目:
 
  北路銀針:產于福建福鼎,福鼎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福鼎境內山丘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91%,盆谷平原約占9%。有青龍山和太姥山,海拔在900米以上。福鼎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環(huán)境優(yōu)美。適合茶葉的生長,福鼎是“中國白茶之鄉(xiāng)”。茶樹品種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優(yōu)美,芽頭壯實,毫毛厚密,富有光澤,湯色碧清,呈杏黃色,香氣清淡,滋味醇和。福鼎大白茶原產于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產茶歷史悠久,有人分析,陸《茶經》中所截“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姥山。清代周亮工《閩小記》中曾提到福鼎太姥山古時有“綠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來,福鼎大白茶品種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銀針,歷史相當久遠矣。
 
  南路銀針:產于福建政和,政和縣屬于福建省南平市轄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由于鷲峰山脈橫貫縣境東部,峰巒起伏,氣候較溫和,土壤較肥沃形成了獨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氣候條件。茶樹品種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壯,芽長,毫毛略薄,光澤不如北路銀針,但香氣清鮮,滋味濃厚。政和大白茶原產于政和縣鐵山高侖山頭,于十九世紀初選育出。政出白毫銀針,則隨政和大白茶的利用應運而生。據介紹,一九一0年,政和縣城關經營銀針的茶行,竟達數十家之多,暢銷歐美,每擔銀針價值銀元三百二十元。當時政和大白茶產區(qū)鐵山、稻香、東峰、林屯一帶,家家戶戶制銀針。當地流行著“女兒不慕富豪家,只問茶葉和銀針“的說法。
白毫銀針產地
 
  白毫銀針的發(fā)展史:
 
  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建制茶人用菜茶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創(chuàng)制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早在1891年開始外銷。
 
  1912~1916年為極盛時期,當時福鼎市與松政縣(今政和縣和松溪縣,于當年合并為松政縣)兩縣市年產各1,000余擔,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影響,外銷路阻滯。
 
  1982年被商業(yè)部評為全國名茶,在30種名茶中列第二位。
 
  1990年在河南信陽召開的全國第二、三次名茶評比會上,又兩次評為全國名茶。還創(chuàng)制了白毫銀針的系列產品,有銀鉤、銀猴、銀球、銀龍等新的名優(yōu)茶。
 
  1992年被評為福建省名茶,名列第一。
 
責編: dudongmei
普洱茶品牌推薦
?